|导|读|
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会在班级活动室的茶杯箱附近创设一面喝水记录墙,用于实现对孩子喝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是否只要创设这样一面记录墙就能起到督促和激励幼儿喝水的作用呢?这种督促和激励真的是从幼儿需要出发的吗?为此,我们特邀原广东深圳市教育局教研室幼教教研员肖湘宁老师为我们分析和解读。
形同虚设的记录墙
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时,我们看到一所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幼儿茶杯箱附近创设了一面记录墙,墙上粘贴了若干纸杯,每个纸杯上都贴有一名幼儿的头像和姓名。班上教师让孩子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纸杯里插一根吸管,以实现对孩子喝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据介绍,这个办法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和激励孩子多喝水、主动喝水的作用。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做法很好,也简便易学,于是,回来后,我们就在全园推广。大家立马在各自的班里实施起来,有的还对记录的方式作了一些创新,如,有的改为插小旗子,有的改为夹夹子,有的改为套圈……每到生活环节,我就会提醒孩子:“你们喝水了吗?喝了水记得去插吸管哦!喝了几次就插几根!”
有一天,我发现妞妞和君君的纸杯里一根吸管都没有。我问她俩,妞妞说:“我忘记插了。”君君说:“我插过的,可不知吸管去哪儿了。”而乐乐和阳阳的纸杯里则插满了吸管,乐乐说:“我想让我的吸管看起来多一点。”阳阳数了数自己的吸管,又掰了掰手指,说:“对,我是喝了10杯水!”
后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这样的情况仍然不少,只要我一疏于观察和提醒,就可能乱套。吸管倒是横七竖八地插了很多,可保温桶里的水并没见少下去多少。对此,我感到困惑了:不用这个方法吧,我之前想要实现的激励孩子喝水的目的就达不到了;继续用这个方法吧,我实在无法时刻留意孩子的记录是否准确,到底有没有多插或少插,也弄不清每个孩子究竟喝了多少水。我们原先以为这是一个促使孩子“主动喝水”的好办法,可是,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照搬别人创设的环境不难,可如何结合幼儿的特点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呢?让我更为困惑的是,孩子究竟为什么不主动喝水,是不需要喝水、不愿意喝水,还是一玩起来就忘记喝水了呢?对此,教师是否只要创设这样一面记录墙就能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并且,这种督促和激励真的是从幼儿需要出发的吗?
您有类似的困惑吗?解决这样的问题,您有更好的办法吗?
|专|家|解|读|
观察观察记录是为了什么
我反复细读了话题“形同虚设的记录墙”后,对案例中的教师为什么要记录孩子的喝水情况感到好奇。据教师自述,她是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喝水有一定的督促和激励作用,可以实现让孩子主动喝水的目标。但显然,孩子的行为并不符合教师的预期,为什么呢?我们从以下三个问题出发来逐一分析。
▌第一,孩子为什么不主动喝水?
喝水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感觉渴了就会找水喝,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即便是婴儿,他们不会说话,也没有能力自己找水喝,但他们会用哭声寻求帮助。他们逐渐长大,会说话了,就会用语言表达“我要喝水”。当他们知道怎样倒水喝时,他们就会在口渴时自己倒水喝了。
然而,尽管这是一种本能,但它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一直定点给孩子喝水,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感到口渴后主动喝水,孩子就不容易意识到喝水是自己的生理需要,而会将之看作是外部世界给他的一项任务。而现实情况的确如此,成人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连喝水都要靠成人督促,尤其是在幼儿园,教师要面对那么多孩子,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喝到水,教师经常利用过渡环节的时间督促孩子喝水。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可能把自己的需要当成要完成的任务,只知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没有一点主动性了。当然,这可能是比较极端的说法。
▌第二,喝水记录墙为什么会“形同虚设”?
本案例中教师创设的记录墙之所以形同虚设,我认为是因为这种记录与孩子喝水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对孩子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孩子不会想知道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他们只知道渴了就要去喝。教师要求孩子喝一次水插一根吸管的做法,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教师的需要,是教师想了解孩子喝水的情况,以便督促他们喝水,帮助其养成喝水的习惯。这实际上是在孩子喝水之上加了一个任务,要孩子帮助教师做记录,所以才会出现有的忘记插了,有的插过但不知去哪儿了,而有的密密麻麻地插了很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待插吸管的态度,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符合孩子特点的现象。
那么,我们来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环境能引发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教师究竟要观察了解什么,又要如何去做?我认为,如果教师真的想知道孩子喝水的情况,那么,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喝了没有,还要观察他们怎样使用饮具,安全与否,喝水时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对其学习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了解孩子中是不是有的的确需要督促其喝水,有的不会使用饮具,有的在喝水时急匆匆,容易呛着,有安全隐患,等等,从而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给予帮助和支持。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不能只考虑“我”想了解什么,而应考虑环境中的各种元素跟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有什么关系,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他们是否会与这些元素发生互动,在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反应后再作出适当的回应。成人不能只从自己的愿望出发,以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对孩子有益的,要求他们都要配合自己、参与其中。
回忆起20年前,当幼儿园正如火如荼地对新引入的活动区模式进行探索时,不少教师因为想知道孩子每天进入活动区的情况,就给孩子每人一本小记录本,要他们每去一个区就在相应的地方做个标记。结果,我们观察到很多孩子到一个区绕一下做个标记就走,有的甚至一天把所有区都走了一遍。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成人的要求和回应方式有关系。因为教师观察到有的孩子只在一个或两个活动区玩,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就想用这种办法激励孩子多参与一些区域活动,并且在评价环节表扬那些去多个活动区的孩子。我想这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尤其是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就毋需赘言了。
所以,教师观察了解儿童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做了多少,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是怎样做的,在做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最后是怎样达到目的的。在这个过程中,当孩子请求帮助时,教师要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后提供支持、帮助。
▌第三,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喝水?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有意识、有学习能力的人,特别是具有对自我内部需要(如一些关乎生存的本能需要)的意识。但是由于他们还很弱小,没有能力自己满足这些需要,所以成人就需通过创设环境给予他们支持,甚至给予他们直接的帮助。但关于喝水,我相信孩子渴了就会要喝水的,不需要成人作出规定。问题是当孩子想喝水时,他能不能自己去找水喝,是不是想喝就能喝。
成人如何保证孩子“想喝就能喝”呢?这就是创设环境的问题了,如孩子可以很方便地拿到自己的水杯,安全地倒水(或接水),惬意地喝水。要做到这些,除了提供一些物质条件外,最重要的是成人对孩子的态度:当孩子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时,当孩子忘了关水龙头时,当孩子多次提出要喝水时,当孩子把水壶搞坏时……如果成人显露出责备或不耐烦的表情,孩子就可能会抑制自己的需要,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得性无助,变成你要他做他才做。如果成人能理解和善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可以做的。
最后,我想谈一点读了这个话题后的感想。我觉得教师能从儿童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预期和方法是否合适,这是专业成长的一种表现。在教育实践中,没有任何一种期望可以只通过一次行动就实现,也没有一种方法是灵丹妙药,而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寻找适宜的方法。
就拿孩子“主动喝水”来说吧,教师的动机和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所采用的方法不太恰当,因此其结果不符合预期。这位教师因孩子的反应而质疑自己的方法,这就是反思。其实,我们每一步的教育行动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既然是假设,就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即从孩子的实际反应来评估假设是否正确。
所以,从活动准备到活动结束,实际上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观察了解儿童—选择适合的活动—实施教与学—反思教与学的过程—观察了解儿童”中循环往复。教师和孩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共同学习和成长。我希望大家要敢想、敢做、敢于改变自己。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他们会“告诉”我们教育的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