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还有一个月,就将迎来幼儿园开学季。又一批小可爱们将带着对爸爸妈妈的眷恋,带着对新环境的好奇,走进一个崭新的大集体。对于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将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而对新生宝贝的家长们来说,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
亲爱的家长,如果您的孩子今年9月入园,那么这些事情,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啦!
一、提前了解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而不愿意去幼儿园。要想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因此,家长应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让他对幼儿园产生美好的向往。
1. 通过绘本了解幼儿园生活。幼儿园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老师是什么人?面对孩子的疑虑,家长可以通过生动的绘本故事向他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学习故事中主人翁的积极心态,让孩子萌发对老师的信赖,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2. 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如有条件,可以带着孩子走进幼儿园参观,让他亲身体会幼儿园的环境,感受幼儿园的气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认为“那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每天放学之后,爸爸妈妈都会准时来接我!”
3. 和已入学的孩子多多交流。如果孩子生性腼腆,平时接触的小伙伴比较少,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和已入学的孩子交流。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别的小朋友口中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减少孩子入园后的陌生感。
二、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入园后,孩子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家里和幼儿园生活节奏的迥异。提前在家进行“实战演习”,能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建议家长在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后,和孩子一起把一日作息表设计成生动、有趣且易于孩子理解的图画形式,打印出来贴在家里,并让他来监督执行。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还能纠正孩子已经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三、引导孩子表达需求
让孩子入园后能快速适应集体生活,家长们要在入园前就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里的场景,教他表达自己需求和意愿,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比如:
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口渴了,想喝水。”
当有尿意或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上厕所。”
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没吃饱,还想再吃一碗。”
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有点不舒服。”
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所以,从现在起,家长请鼓励孩子独立完成简单的生活技能吧!从喝水、进餐、洗手、穿鞋子、上厕所等多方面开始锻炼他的独立性,不仅能让孩子进一步树立自己“长大了”的自信,基本生活技能的具备也会让他的幼儿园生活更加顺利。
1. 喝水、进餐。在喝水方式上,建议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保持一致,尽量用水杯喝水,因为,用水杯喝水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进餐时,家长可以让他坐在饭桌旁,尽量自己吃饭,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 如厕。独立如厕是孩子最基础的自理能力,它关乎孩子自尊心的建立,能够独立如厕的孩子,入园后会更从容,过渡期更短。所以,平时事事包办的家长们,不要再提醒孩子该上厕所、帮他穿脱裤子了,让孩子学着自己来,这是他长大的第一步。
3. 穿脱衣裤、鞋子。从现在开始,请抓住每次换衣服的机会,教孩子认识衣裤的正反、鞋子的左右,引导孩子学会穿脱衣裤和鞋子。
五、备好入园所需物品
此外,家长与孩子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上幼儿园的意愿。
1. 一两件安慰物品。所谓安慰物品,指的是孩子由于长时间接触某些物品,对这些物品产生了较深的依恋,比如一个可爱的娃娃,一个玩具等。去幼儿园带上这些物品,会大大缓解孩子对陌生环境的紧张。
2. 两套换洗的衣服。孩子刚入园难免会遇到各种麻烦,脏衣服或者尿湿裤子带来的害羞无措,会让他莫名地抗拒去幼儿园。因此,开学前,家长应为孩子准备好两套“面料柔软、穿着舒适、方便穿脱、便于自理”的衣服。
3.两双方便活动的鞋子。在为孩子准备鞋子时,以两双最合适,一双室内活动的鞋子,以轻便、贴脚的布鞋为宜;一双室外活动的鞋子,以防滑为主,还要适合跑跳,运动鞋、旅游鞋都可以,尽量避免有鞋带的鞋子(孩子在运动时不安全)。
4.学习和生活用品。书包、被褥、洗漱用品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在不同的幼儿园,要求也不一样,有些要求统一购买生活用品,有些幼儿园则要求父母自行为孩子准备。所以入园前,父母要打听好相关事宜,提前准备。
入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既是他们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孩子离开原来的环境,进入幼儿园,可以拥抱更大的世界,获得更多宝贵的成长机会。
所以,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和焦虑,只要摆正心态,提前做好准备,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好。最后,祝愿所有的幼儿园新生们,都能在9月克服焦虑,顺利入园,成为一名阳光朝气的幼儿园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