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泳好处多,但这些细节不能忽视
时间:2020-08-06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还可以促进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刺激骨关节软骨的生长,促进骨骼的发育,增加骨骼的坚韧度。
炎炎夏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和清凉的水花作伴了。想要利用暑期运动长高,游泳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游泳的好处多
1、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呈水平状态,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这样不仅不易损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更好地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孩子游泳时,双臂自动划水,如同扩胸运动,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心肌收缩率,起到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3、游泳能消耗较多的热量,对于一些胖孩子来说,游泳还能达到减肥甩肉的目的。
4、游泳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儿童游泳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发育。
5、置身水中,感受着水的流动、浮力以及温度,不光能刺激孩子感知觉的发育,还能让孩子感到放松,身心愉悦。
多大孩子可以享受这种好处呢?
1岁以内婴儿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不应该参加意在防止孩子溺水的游泳项目。没有证据表明1岁以下的婴儿通过游泳训练可以增加安全系数。不过在家长的陪同和监护下作为娱乐消遣,玩玩水是没有问题的哦。
注意:1岁以下的婴儿游水时,妈妈们不要使用脖圈!不要使用脖圈!不要使用脖圈!小婴儿的颈椎还没有发育成熟,戴着脖圈游泳容易伤到宝宝娇嫩的颈椎。而且脖圈容易压迫气管,影响宝宝正常呼吸。宝宝月龄小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可以用手臂托住宝宝,把头仰起露出鼻子,让宝宝感受一下在水中的乐趣。
1-4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也不建议强制推行游泳课。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感发育和运动能力来决定,可以选择参与潜水闭气、岸边求生这类内容的游泳课程。
4岁以上的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的运动能力、肌肉力量都发育得比较好了,就可以正式开始考虑学习游泳了。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学习游泳技能了。
游泳的这些细节得注意
1、空腹不游泳
在游泳之前,应给孩子适量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切忌空腹游泳。空腹游泳,由于身体血糖低,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发生虚脱而导致溺水等意外险情。
2、饱餐后不宜立刻游泳
饱腹时游泳,不仅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胃痉挛、呕吐、腹痛等现象。应让孩子饭后休息30分钟-1小时后再下水游泳。
3、剧烈运动后不游泳
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多,体温升高,皮肤汗腺及皮下血管扩张。如果猛地跳进凉水中,体温急剧下降后,皮下血管会急剧收缩,汗孔闭塞,极易引发感冒。因此,孩子剧烈运动后要休息半小时后等汗落下来再去游泳。
4、把握好游泳时长
一般而言,孩子进行游泳时每次40分钟左右,可延长到1-2小时。在水中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皮肤对寒冷刺激的严重反应,此时应及时出水。
5、游泳之后,一定要注意耳朵和眼睛的卫生
耳朵进水后不把水清干,细菌、真菌容易在温暖湿润的耳朵里繁殖,导致炎症。游泳完最好歪着头跳两下,把水排出来。同时,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或使用专门的眼药水,从而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6、适当补充水分
在水中游一段时间后,人体易发生“口渴”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为了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最好在游泳前15分钟-30分钟,补足水分200毫升左右。在游泳间歇时可适当少量饮水,多喝水会引起胃部不适。游泳结束后,也不应一次大量饮水,可根据游泳时间的长短,分几次补足250毫升左右的水。对孩子来说,补水以白开水最合适,不需也不宜额外补充运动型饮料。
7、游泳后不宜马上进食
游泳后立刻进食,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游泳后,可先洗个澡,休息片刻后再进食。
这样游泳更利于长高:
1、在游泳之前配合做10-15分钟的拉伸运动热身,可以促进肢体的伸展。
2、蛙泳的抱水、蹬腿动作更利于骨骼生长。
3、露天游泳,适度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质的吸收,对长高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