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孩子进餐的4大细节教育
时间:2018-10-11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孩子进餐,看似是小事,其实是件大事,家长都会很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老师该如何优化孩子进餐环节的教育呢?
(一)环境创设的适宜性
1、情景渲染
(1)开展安静的餐前活动
安静的餐前谈话能够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孩子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因某些事情而产生的消极状态也会慢慢转化为积极;通过注意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孩子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都是为了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2)酝酿愉快的用餐气氛
为了保证孩子吃饭时的良好情绪,老师在孩子进餐前后不能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要保证孩子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孩子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老师可以在进餐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餐后阶段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可以是孩子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使孩子的心情平复下来,安静、愉快的用餐。
2、空间优化
(1)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
在孩子进餐时可以铺上桌布,设立屏风,让孩子感觉到进餐的氛围,提高孩子的进餐兴趣,让孩子更多的感受自己是在一个在适宜、优美、整洁的环境中用餐,优化了用餐环境的情景渲染。也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向孩子传播不挑食可以健康成长的观点。
(2)创设趣味的用餐环境
在墙面的布置上可以挂上各种食物水果的图片,这可以促进幼儿逐渐喜欢和接受这些食物。
(3)创设有教育价值的用餐环境
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老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可通过创设各种用餐时的儿歌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用餐的习惯和兴趣并从中获取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可根据幼儿每阶段的用餐,吃些什么。
结合秋天里的主题内容学习各种蔬菜的儿歌如:蔬菜有营养,吃了身体健康、怎样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等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学习中促进和督促幼儿用餐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1、日常渗透
(1)老师示范
在用餐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进餐习惯,比如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正确示范,也可以树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
▷A、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
良好的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进行。比如吃饭时的用餐礼仪,有的孩子咳嗽、打喷嚏时冲着别人或冲着碗,不捂嘴或扭头,污染了自己和别人的饭食,极不卫生。老师可以在饭后,让孩子在阳光下观察在打喷嚏时鼻子里的喷嚏会喷多远。如果不把鼻子捂起来,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同时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在培养练习中,可通过诸多的游戏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对他们采用比赛的形式,如能自己主动吃饭,饭菜交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的;用餐时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知道将食物残渣放进空碗的;饭后能整理餐桌,轻轻放回餐具的;饭后安静游戏,不影响其他用餐孩子的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巩固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以劳动为荣的思想。
▷B、通过多种形式来巩固培养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出现一些吃饭掉米粒、餐具乱扔、洗手方法不正确,没有秩序、没有正确的漱口、擦脸的不良现象。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开展,如:用儿歌、图片的形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例如:讲述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鸡”,运用音乐节奏认知古诗“悯农”引导孩子吃饭不掉米粒;中班的孩子可以以情境表演“娃娃家”,让孩子感受餐具乱扔的凌乱场面,然后让孩子将餐具收拾好,体验环境整洁的好处,从而使孩子懂得整理餐具的重要性。
(2)同伴榜样
有时,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往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在孩子进餐环节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关系。让孩子在别人的表扬声中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并激发他们乐意向别人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大班,孩子饭前的正确洗手,虽然老师已经用儿歌等趣味游戏来引导孩子,但是如何来巩固呢?老师可以让孩子做小帮手,不仅使洗手时人员有序,而且使孩子的正确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
2、观察引导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老师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去不断引导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表扬,去夸大;发现他们的不足,去引导,去反思。归结下来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用四种途径去引导孩子:
(1)物质鼓励,使孩子自身得到肯定。对偏食、剩饭的孩子只要他们吃多了一点点,吃快了一点点,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哪怕只是给孩子一朵小红花,一张小贴纸,都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2)座位安排,使孩子进餐得到兴趣。以前,为了便于管理,会把教室内座位在一组的孩子放在一起吃饭。这样做效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孩子吃饭像完成任务。其实老师可以改变方法,在桌子上用一些图片并加上文字让孩子自由选择去哪组吃饭,同时给每一桌取了好听的名字。这样每天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和不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孩子们吃的多了,吃的有趣了,吃的快了。
(3)打预防针,使孩子情绪得到高涨。通过长期接触,老师已经基本知道班级里哪些孩子对某种食物能吃多一些,哪些就少吃或者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孩子,老师可以在饭前,先和他们谈谈话,做做游戏,然后让孩子们猜猜今天吃什么菜,然后告诉他们多吃这种蔬菜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4)逐渐加量,使孩子信心得到增加。家庭的宠爱往往使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孩子,老师可以和保育老师商量后,开始给他少剩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不感到很痛苦。
3、个别纠正
(1)了解观察,及时沟通
个别孩子进餐情况有特殊,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注重和保育员、家长的配合交流。对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老师和保育员要随时观察,帮助孩子的个别需求,并且及时检查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实际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请家长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游戏巩固,动手操作
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老师如果当面批评指正孩子,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老师可以在非正式区角活动中为孩子创设环境,引导孩子来区域中游戏,提供孩子动手练习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在生活区中提供大嘴动物和大嘴娃娃,小勺食物,孩子在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情景中反复摆弄这些材料,有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
(3)餐前谈话,增强信心
餐前活动,老师可以让孩子念一些简单、有趣的儿歌,并且可以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儿歌朗诵,老师及时给予鼓励,“你儿歌念的这样熟了,待会吃饭一定非常棒。”这样,儿歌的情境有了,孩子的信心也得到了肯定孩子一定吃得更香,更甜了。
(三)保育配合主动性
进餐前: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为孩子创设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和带班老师沟通好,整洁工作已经做好,什么时候可以盛饭菜等。
进餐中:观察孩子的食量,引导孩子文明进餐、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随时提醒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等。保证孩子吃饭时的良好情绪。努力做到吃饭过程中,孩子情绪好,孩子食欲好,食量够,孩子饮食习惯好,吃得卫生。
进餐后:提醒孩子要吃好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引导孩子养成饭后擦嘴、漱口的习惯。孩子进餐期间,保育员不能打扫活动室,以免污染吃饭的环境。
(四)家园教育同步性
1、及时反馈
(1)发现优点,及时表扬
幼儿园孩子自我控制力较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和家长,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大大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2)发现问题,积极鼓励
老师和家长在发现孩子问题,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情投入要真切,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除了运用语言的鼓励外,更应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情的鼓励和手势性鼓励以及身体接触性的鼓励(如摸摸小脸蛋、擦擦泪、抱一抱)等,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到自己的问题,从而深深地感染孩子,使教育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2、配合指导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进餐时,要努力为他们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胃口打开。并且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使孩子在进餐过程中从小萌发爱整洁,不挑食的良好行为习惯。
(2)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极强,而在家里,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人,言行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而父母在家中一定要检点自己的行动,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当孩子挑食、撒娇时,父母也可以以故事、儿歌、歌曲、影视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很强烈的榜样力量来感染孩子,并且自己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不挑食。
(3)注意家园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首先,是家庭当中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要一致。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孩子,而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相对他们比较理性。所以,父母要把良好进餐习惯的观念传输给爷爷奶奶。
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要求要一致。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就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父母亲和家人。要孩子吃饭不讲话,家长就不能在吃饭的时候乱说话;要孩子吃完饭把餐具放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餐具不能乱扔乱放,如果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习惯的。
经过这些优化,相信孩子们都能独立进餐,能较干净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饭和菜,不剩饭菜,并掌握了一些进餐方法,从而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