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治的全面性考虑,应该分幼儿、教师、家长、外来的人和物等四个纬度开展工作。因此,以12个关键词为纵轴,以4个纬度为横轴,那么,我们需要把控的48个工作内容就明确了,重点如图,围绕这48个重点并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开展工作,细化、完善,才能有效落实到日常,重点明确。
说明:背后的含义
3个例子
在48个工作内容图中,每个内容概括了2个重点词,每个词代表了一些工作重点,篇幅有限,下面我们挑3个词说明一下,其他词如需了解可留言或加小叨微信咨询。
早预防-家长:宣讲到位
避免冲突和过激反应。一般来说,如果幼儿园出现传染病,就像近期频频爆出的诺如病毒,家长会做什么?找园方要个说法。为什么会这样?换位思考,一是因为家长很爱孩子,二是家长对传染病并不了解,所以当孩子呕吐不止、非常难受的时候,换做是你,肯定也会心急如焚、怒从心头,找园所、打热线、发说说……家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应,从园所的角度看,就是卫生保健知识的宣讲工作不到位,没有提前让家长了解常见传染病的表现、病理、预防等内容,因此,宣讲到位这四个字,不仅指的是提早预防传染病,还包括提早预防家长和园所之间的矛盾纠纷。
莫要应付和流于形式。老实说,你们幼儿园的宣讲工作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吧?群里发几个链接和通知,家园共育栏里贴几篇文章,就算完成工作了。从今天起,引起重视,把工作做扎实点吧。举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不少孩子周末或假期过后更容易出现传染病?事实上,跟园所比,一些公共场合的风险更大,但是因为宣讲不到位,家长带着孩子出去玩并没有做好预防措施,而且一旦孩子出现了症状,家长也不会觉得是在外边感染而传入幼儿园的,反而会一窝蜂的跑来跟园所要说法。
宣讲到位做好两个“多”。一是要开展多种形式,二是要多讲多讲再多讲。新生家长会建议一定要讲,开学第一课为以后的工作定好基调;家长学校要组织,线上微课不断宣讲,线下家长沙龙分享交流;日常接送时随时宣讲,根据季节特点,不断重复提醒家长;挑选节日活动,开展专题宣讲活动。讲的内容不但要包括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还要讲制度和要求,让家长担起责任、相互监督。
早诊断-教师:案例积累
授人以渔。不可否认,我们在教师培训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新教师,很多时候,一些培训好比是囫囵吞枣,并没有实际效果,导致一些幼儿出现症状时,教师无法判断、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也就不能做到后边提到的控制源头和切断途径两个环节,往往是导致病情爆发的主要问题,所以要给老师们工具和方法,授人以渔。
实用第一。对老师来说,工作量大,时间不够用,所以要给她们提供最实用的工具,而最实用的工具莫过于身边最真实的案例,不管是自己园所发生的,还是周边园所出现的,传染病的实际案例不少,把它们收集起来,尤其是图片,按照常见传染病分类,不断丰富素材内容,整理成一本案例宝典,详细版可用于日常培训学习,另外,还可以提炼一份精简版的攻略做成图册或挂图张贴,帮助老师随时参考使用。
文化氛围。一切制度都是形式化的,只有文化氛围才能深入人心,所以可以设置“案例惊醒日”,定期开展专题活动,让昔日的教训不断鞭策大家居安思危,逐渐成为园所文化氛围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早午晚检-外来人物:规范管理
拒绝隐患。对幼儿园来说,外来人员主要有哪些?咨询家长、上级领导、职工家属、供货单位等,这些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好意思管,不了解健康状态、不登记、不消毒、四处走动……于是成为了园所管理的隐患角落,也就成为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空白地带。对此,你要改变思想,把外来人员的管理规范起来,敢于提要求,延续早午晚检的原则,随到随检,拒绝隐患,其实,只要准备一段标准的说明话术,提前说明,相信大家都会理解和认同的,也更能塑造园所严格管理的形象。
随用随检。除了外来人员,外来物品也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不容忽视。同样延续早午晚检的原则,对于物品也要做到专人巡检、随入随检、谁用谁检,比如存储环境、使用日期、品名核对、品质确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