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
47 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互相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8 依恋
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49 安全依恋
依恋类型的一种。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50 不安全依恋
依恋类型的一种,包括回避型和反抗型。
1)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幼儿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2)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幼儿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51 自我中心
幼儿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52 去自我中心
幼儿逐渐学会区分主体与客体,逐渐意识到自我,并尽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够在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过程。
53 敏感期
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也就是说,在某项能力对应的关键期内,该能力最容易发展。
54 最近发展区
幼儿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幼儿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5 大肌肉
走、跑、跳、踏、爬、投掷等动作都用到大肌肉,学前儿童大肌肉发展比较成熟。
56 小肌肉
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组合,及一些精细动作用到小肌肉,小肌肉发展较慢。
57 精细动作
指幼儿手部捏的动作、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等一系列精细动作。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与幼儿大脑发展密切相关。
58 手眼协调
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59 感统失调
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幼儿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60 分离焦虑
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61 亲社会行为
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
62 攻击性行为
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
家长工作
63 家访
幼儿园教师到幼儿家中访问,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是进行个别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一般来说,老师会在开学前及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进行家访。
64 个别约谈
幼儿园教师邀请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进行面谈的家长工作形式。一般会针对幼儿发展上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沟通,是幼儿教师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的重要途径。
65 家长会
是幼儿园对家长进行集体指导的重要形式,是将全园、全班或某一类型的家长着急在一起开会的家长工作形式。一般来说家长会会定期召开。
66 亲子活动
往往在重大节假日举行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家长应邀来到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
67 幼儿园开放日
指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活动进行实例分析,从而增进家长对幼儿园了解的一种方法。
68 家长委员会
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幼儿园沟通的桥梁,关注幼儿的教育。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委会担负着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保教工作、及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以及协助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等任务。
69 家园联系册
一种日常性的家长工作形式,教师采用书面通讯的方式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进行联系,向他们报告幼儿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当然,随着科技进步,更多教师和家长间会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
常见的教育体系
70 课程游戏化
是为了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将幼儿园课程融入游戏的一种理念。
71 支架式教学
一种以幼儿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幼儿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72 多元智能理论
一种指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的理论,这九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以及存在智力。
73 蒙台梭利教育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创立的一种学前教育思想,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自主性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对教师的作用。
74 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是意大利城市瑞吉欧特有的学前教育体系,特点是没有预设的课程与目标,强调在互动过程中生成课程与目标。
75 方案教学
瑞吉欧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探索概念的内涵。
76 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教育是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一种学前教育体系。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77 高瞻课程/高宽课程/HIGH SCOPE
美国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一种学前教育体系,以计划、行动和反思的活动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其教育哲学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
78 STEAM教育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79 森林教育
针对3-6岁儿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早期教育,是一种每天在森林里进行活动、开展自由游戏和环境教育的日常活动。不管是什么天气,儿童总是被鼓励去玩去探索和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儿童是森林幼儿园学习的真正主人。
80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节奏活动与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
81 声势活动
奥尔夫体系独创的一种以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
82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包括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
83 核心经验
基于不同领域,针对PCK的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提供指向。
幼儿园中常用的纲领性文件
8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8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
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86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87 《儿童权利公约》
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幼儿园老师也不好当呢?其实,这只是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中比较常用的一小部分,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要懂得知识还要更多、更深。
一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在外人眼里也许只是在“哄孩子”,实际上她们始终在不断学习、不断为孩子提升着自己的专业知识。
我们希望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在理解老师的同时,更能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和老师沟通、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一日流程,无论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和幼儿园的配合,都是大有益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