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教育种类,其实践体系的规范化和完善化,都无法离开教研工作,教研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把不可或缺度量尺。而其中最具有特点,也最需加快教研模式转变的,就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专业教研人员的参与,而在当下学前教育发展呈高走向,但幼儿园教研工作刻板、模式化的现状下,促进幼儿园教研的转变,就更加刻不容缓。
那么,在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下,究竟如何转变才能让幼儿园教研真正为老师所用?为孩子所受益?怎样的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实用性呢?
一 . 教 研 重 视“保 教”是 关 键
学前教育的教研要关注的重点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看,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其教育重点在于多感官和直观性,用直观感受去刺激幼儿,由此激发幼儿的能力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思维的延展和立体教育,与符号化、抽象教学不同,幼儿园更加注重幼儿自身的体验。
因此,幼儿园教研该偏重的方向就是保教:
1 . 重 视 幼 儿 自 身 经 验
教研探究的重点在保教,也就意味其关注主体是儿童,因此在教研过程中,从教师对儿童的能力培养出发,聚焦儿童的兴趣爱好、直观情绪体验,从而对儿童本身的受教结果加深研究,而不是仅仅将研究停留在教师的集体教学、讲授技巧上。
2 . 更 正 对 教 师 的 教 研 目 的
在以往的重点中,会对教师的讲课方式、组织活动以及教案写作等流于纸面的工作为教研目的,实质上,这样不仅大大加深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对于真正的教育改革促进来说,并没太大意义。
因此,更正对教师的教研目的,着重去研究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引导儿童的能力,以及所开展活动对儿童的合理性和适宜性,才是教研真正该关注的内容。
3 . 重 视 教 师 在 实 践 中 的 困 难
在教研中活动中,减少空话和废话,增加真正能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的内容,是转变模式的当务之急。
困难问题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亲身经历所遇到的,解决的方法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切身走入问题探索出来的。
因此教研人员要停止空泛的建议和讨论,走入实际,去直观感受问题,从而进行交流,各抒己见,并达成一体。
二 . 建 立 教 研 审 议 制 度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学前教育教研片区职责制,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那么针对教研片区的职责制,又该形成怎样的教研审议呢?
1 . 关注棘手问题,确保民主审议
审议要真正切实的去讨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障碍和问题,真正立足于教育者困境中,迎难而上,真正同教师身处一地,同心同力克服困难。
同时,在坚持正确方向、聚焦棘手问题的基础上,要保证审议的民主性,要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思考反馈,要凝聚真实智慧,加强沟通交流,而不是泛泛而谈。
2 . 走进教育现场,观察保教活动
真正想对教研有科学的审议,就要事必躬亲,只有走进教育活动的现场,才能知道问题所在。
通过现场的保教活动,观察教师对儿童的引导是否合理,观察幼儿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幼儿是否获得了新体验,其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得到了提升等,是教研审议最好的观察方式。
除此之外,一些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记录、行为档案等,也是直观观察教研的一手资料。
邓小平同志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用于教研审议方面,也绝对适用。
结语
在保证教研活动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国家出台的各项文件内容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开拓,勇于转变研究模式,抱有“一夫当关”之气势与决心,是教研改革的灵魂。
相信通过教研的创新与改革,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一定会发展的更为蓬勃,幼儿园的教研制度也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