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科学管理的三个小技巧
时间:2019-03-20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1、多动脑。
班级管理是一门知识、一门艺术,做为班主任,就应多动脑,细读、读透这门知识、展示这门艺术。平日里,应多动脑,经常思考“已经做的”,反思、总结、改进。多想想“将来要做哪些、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合理规划将来班级管理的目标。多想想与班级管理有关的问题,如:“如何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愿意并且乐意与幼儿园紧密配合,正确教育引导幼儿?、通过什么途径能更好地捕捉幼儿的想法,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怎样与班级其他教师协力配合,做好班级各项工作?、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什么样的幼儿?”等。“多想”,尽力把事情考虑周全,保持客观理智的头脑,这样在工作中才不会迷失方向。
2、多动口。
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教育引导作用。因为口头语言的交流就像一条线,将其作用发挥好了,便能将管理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心的交融,为管理作好铺垫。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与班级其他教师协力配合。多与班级教师说说班级中的大事、小事。如:“最近某某小朋友怎么这么爱打人?、某某小朋友最近进步真大!、某某小朋友整天爱抓人的习惯应该怎么帮他纠正过来?、应该怎样帮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等,并针对有关问题讨论对策。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幼儿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幼儿园的时间多,与家长的接触更为密切,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园紧密配合,做到一唱一和、步调一致教育引导幼儿养成各种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平日里,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家、在园表现情况,如:“某某握笔姿势是否正确?、某某还挑食吗?、生活、学习作息时间怎么样?……”了解幼儿是否出现“一个宝宝两个样”的情况,对表现有待改进的幼儿,共同讨论、寻找合理有效的措施。
经常与幼儿说说悄悄话,拉近与幼儿的距离。经常用启发性的语言教育引导幼儿做尽所能及的事情、纠正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等,如:有一位幼儿在帮生活老师收拾装满空杯子的筐时,把小的放下面、大的放上面,小手不停地扶着歪歪扭扭的筐,嘴里不停地尖叫。我看到了,忙帮了她一把,启发引导说:“在家里,妈妈收拾碗时,是怎么叠的呀?”听到我的话,她想了想,然后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还有一次,一个平常特爱打人的小朋友被另外一个小朋友打了,我就及时引导说:“别人打你疼吗?(疼)那你觉得你以前经常打人对不对呀?(不对,我以后不打人了。)”经常用鼓励性的话语给幼儿自信,如:“你真能干!、最近进步真大!、哇,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等。
3、少动手。
“包办代替”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处处可见,甚至在班级中,教师也经常扮演类似的角色。其实,在班级管理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少亲自动手。幼儿有能力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要超之过急地忙着代劳,而应给幼儿“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机会。如: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全体幼儿轮流当小值日生,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选出小组长、小老师等,成为班级管理的成员。又如: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应提倡“幼儿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而不要包办代替。如:在计算《学习3的加减》活动中,某某小朋友说:“老师,老师,‘3—1=?’我不会做,你帮我!”这时,千万不能直接帮幼儿填写答案,而应利用学具引导幼儿学会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助长幼儿坐享其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影响今后的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