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点空间,便还他一个世界
时间:2019-05-13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如果你种了一株植物,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会悉心照顾,观察分析原因,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宜的帮助。而对于孩子,当他哭闹,发脾气,你却会责备,会忍不住“我懂”、“我知道”、“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先观察,再分情况调整介入方式也许更好。
场景1:区角游戏时间,美工区,浩浩拿着彩笔在纸上涂涂画画,一会后停下画笔看着画的画。
教师1:“怎么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好奇的凑近,询问“你怎么不画了呢?”“✖✖还没画完呢!应该在这里加上……”也许孩子正在思考他的作品是否完整,也许孩子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也许孩子正在想我要在这加上我的名字……而我们的好奇询问也许会打断孩子的创作思路,也许会打破孩子此时的专注,我们没有忍住的“我懂”、“我知道”却给孩子的此刻带来了破坏。我们好奇,可以在一旁观察,如果孩子只是想自己探索,那请孩子一点空间,我们在一旁静静等待即可。
很多时候,我们会好奇的凑近,询问“你怎么不画了呢?”“✖✖还没画完呢!应该在这里加上……”也许孩子正在思考他的作品是否完整,也许孩子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也许孩子正在想我要在这加上我的名字……而我们的好奇询问也许会打断孩子的创作思路,也许会打破孩子此时的专注,我们没有忍住的“我懂”、“我知道”却给孩子的此刻带来了破坏。我们好奇,可以在一旁观察,如果孩子只是想自己探索,那请孩子一点空间,我们在一旁静静等待即可。
场景2:区角游戏时间,家庭区,美美抱着娃娃说:“老师,她饿了,要吃饭,但我找不到碗,怎么办?”
教师2:“用这个可以哦,你可以试试”
这样的互动方式我们习以为常,“我更厉害”、“我可以指导你”经常会第一时间跑出来冲到前面给孩子指导,而我们的直接给予式支持却掐断了孩子自己探索的机会。此时,我们可以说“哦,娃娃饿了,要吃饭,但找不到碗,区角里面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呢?”这样的互动即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需求的回应,又给孩子空间,自己去探索解决的可能性。将老师这一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贯彻执行。
场景3:区角游戏时间,玩具区,东东拿着双面胶说:“老师,我撕不开。”
教师3:边撕双面胶边对东东说:“像老师这样一只手拿着,一只手轻轻拨开,然后撕开就可以了。”
当孩子像我们求助时,我们的急于上手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成长契机。双面胶撕不开,包装袋撕不开,瓶盖打不开,拉链拉不上,扣子扣不上等,当孩子碰到这些技能问题向我们求助时,除了急于上手帮忙外,老师“做一半留一半”的处理方式或许更合适。双面胶撕不开,我们可以撕开一点点,接下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包装袋撕不开,我们可以撕开一点点,瓶盖打不开,我们可以拧松一点,拉链拉不上,我们可以把拉链扣子扣进去,扣子扣不上,我们可以扣好一半,接下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当孩子多次积累后,有了成功的经验和对材料的熟悉后,慢慢的再过渡到让孩子完整操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鹰架支持即帮助了孩子,又留有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