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法”和“减法”,创设幼儿园的“自然之美”
时间:2018-12-10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用减法的方式进行环境创设
1、减少色彩运用,同一空间同一色调或相似色调以及对照色调的运用不超过三种色彩。
色彩代表的是一种情感,单一的色彩所对应的情感比较混杂,所以色彩需要相互衬托与作用。而不超过三种是我园环境创设所坚持的一个原则。过多的色彩会让人觉得凌乱、繁杂。三种色彩的恰当搭配会让视觉效果更加合理与细腻。
2、减去老师过多的修饰、包办和代替。
在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中,淡化了教师的痕迹,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年龄特征,不特意为环境、创设、评比而布置。所有的环境创设与布置都是幼儿一步步成长与积累的过程。孩子在操作材料中直观感知点、线、面及色彩,尝试探究点与线、点与面、点与色彩、线与面等之间的组合。而孩子的所有感知过程与作品成为我们环境创设的素材。孩子的操作与作品,看似杂乱,但实际却有审美秩序;看似无意,实际有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人都能沉浸下来,去慢慢地驻足欣赏,我们能看到孩子们的创造,更能看到孩子们与众不同的表达。例如:走进我园,可以发现各班的门窗和柜子等会让人眼前一亮。我们通过四方面美化和呈现其功能。
①巧妙利用,既透亮又体现审美;既呈现作品又体现层次性。
②不仅有着本位隔断、遮挡的作用,更是幼儿艺术表达的窗口。
③所有的装饰、操作来源于幼儿自身,尊重每个幼儿个性的、独特的表达。
④将艺术、审美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
3、减去质感差的材料。
我园在环境创设中,会使用大量的布织品、艺术品等,我们不仅注重材料的充足性,更关注材料的质感,当我们选择材料时,我们会关注布织品的质地、颜色、厚度、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从营造舒适度与美感的角度出发,去糙存精、去杂存整,选择供应各种不同的雕塑、陶艺、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等。
4、减少过多的作品悬挂带来的视线遮挡与压抑
在幼儿园美术室,我们一改以往作品处处悬挂的方式,而选用多样的呈现方式。孩子从他们的视角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堆叠、陈列、拼摆作品,美化、丰富美术室的空间,充分展现自己经验发展的过程和印迹。
用加法的方式进行环境创设
1、增加来自大自然的多种材质、形状和元素的材料,吸引幼儿主动感知、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幼儿园美术室,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很多来源于自然的低结构化材料,旨在给予幼儿自由取用、探索、创造、表达的空间,同时也打造具有我们特色的美术资源库。
2、增加许多可拆装的零部件,如盒子类、纺织品、绳线类、工具类、食物包装袋及其他材料等,这些物品容易取得,有助于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
例如:在我园各班级的特色美术区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生活材料与自然材料。对于材料的提供和运用不受功能的限制,允许幼儿把不同区域的材料整合起来。资源的开放与流动,使简单的材料具有更多的游戏价值和意义。
3、增加本色的陈列架、隔断、材料收纳盒等,摆放整洁,便于幼儿取用。
例如:在幼儿园的大厅、走廊、楼梯中,我们选用颜色柔和,开口较大的柜、架、台、框、绳、藤等,以便幼儿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材料。同时,我们会选用如草篮子、木碗、托盘、木桶、盒子、罐子等美观大方、质地舒适的收纳材料,方便幼儿取放和使用其中的材料。
4、增强空间布置的灵活性,让幼儿在更大范围内自由延展、体验、探究、表达。
当很多幼儿在同一区域游戏时,往往会出现空间不足的状况,为保证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我们对空间进行相应的扩展、变换、对比、调和,尽量不对进出区域的幼儿进行限制。例如,我们会在班级里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扩大游戏空间,鼓励幼儿在扩展的区域中进行游戏。我们用幼儿的相关作品,譬如照片、设计草图、绘画、在家中制作的图书及带有故事性的物品等,以多种方式呈现,布置环境。
让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尊重、保护儿童的探究、体验、发现、表达和创造的自然天性,让环境说话,让儿童在“自然之美”中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独特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