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低结构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在收集材料时要尽量贴合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幼儿共同完成材料的寻找和收集。
在材料分类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一味按照传统的分类方式,这样只会禁锢幼儿的思维。
(1)运用好生活中的材料
低结构材料很多都来源于生活,其优势在于它在整体上的结构是松散的、多样化的,只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历,就能将它们想象成需要的样子。
(2)材料分类要打破常规
低结构材料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极其重要的载体,它种类多种多样,所蕴含的价值更为丰富,可以任由幼儿进行创作,在材料的分类上,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另外,材料的分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方式,让低结构材料在不同的区域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摆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的具体策有哪些?
(1)依据幼儿年龄个性,投放低结构材料
在投放低结构材料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时,教师应
该结合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材料的投放,按照实际的教学需求投放材料。根据幼儿年龄和个性喜好的不同,投放和运用材料也要有所差别。
比如对小班的幼儿,更适宜应用单一的低结构材料,这样孩子才能在自主游戏中更好地把握这种材料,使用的效果也会更好,因此可以选择投放一些可塑性不是特别强的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拼接或者装饰;而对大班的幼儿,就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低结构材料更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幼儿普遍会对颜色鲜艳的材料更感兴趣,因此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对材料进行包装,比如将一些常见的木块涂成不同的颜色,或者贴上一些有趣的贴纸,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投放用于创建情景的材料,也就是将孩子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作为节点,将相应的情景材料投放到场景中,让孩子更好地融入情景中,而且情景材料也会根据教学所需的情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2)低结构材料流动,增强幼儿互动性
教师在进行材料的投放时,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这样投放的材料才更有价值,同时也要选择一些能够让幼儿加入互动中的材料,这样才能实现对幼儿进行自主游戏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当让低结构材料在其他区角中也流动起来,通过个性化玩法的探索和创新,实现游戏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例如在中班,我们就可以在区角利用“可连接立方体若干、纸盘若干、数字卡片”来培养孩子计算能力,进一步探索平均分配的方法。
(3)教师实时跟进更新,创新材料应用
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可以引发幼儿更多的游戏玩法,帮助幼儿产生更多的探究内容。在区域中,幼儿会有很多的想法和创意,有些操作方式和创意游戏玩法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主动思考。
在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中,看幼儿是否可以自行处理,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如果幼儿没有办法继续游戏,教师再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引导,让幼儿能直观地学习推荐的玩法,同时可以观察玩伴的玩法,通过相互借鉴和交流,积累游戏经验、创造学习新玩法。
游戏本来就没有固定的玩法,只要幼儿能玩出花样,教师就要给予表扬,比如对纸杯这个材料的应用,幼儿最先会做的是搭纸杯塔,或者在纸杯赏涂鸦进行创作,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将两个纸杯用线连接起来,对着其中一个纸杯说话,另外一个纸杯里能够听到声音,幼儿会对这样的现象产生好奇,会萌生出更多的玩法。
(4)运用丰富资源材料,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材料的投放情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实践情况,在
低结构材料的投入中,教师除了要关注材料的数量,还应该重视低结构材料应用的有效性。充足且丰富的材料才能引导孩子更积极地研究这些内容,才能实现对孩子的多样化教学。
在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上,一定要丰富多样,让幼儿有选择的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选择判断幼儿的兴趣,从而选择更多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让低结构材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方面,教师首先要选择更多可塑性较强的材料,让幼儿看到材料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同时发现生活中一些创造性的事物。另外,教师应该选取幼儿能够直接动手操作的材料,启发幼儿的思维,或者将不同材料有机结合,设置相应的游戏或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