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一:
我担心的安全问题不用愁
怀着忐忑、带着担心,我和小班孩子们来到了幼儿园旁边的小树林。之前的考察我发现,树林里有带刺的栗壳、坑洼不平的地面……孩子们会不会摔倒?会不会被刺扎到?会不会打闹?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今天的实践活动能不能安全地进行。
孩子们在哪里?在干什么?看,他们就像打开笼门的小鸟,一下子飞到了树林的各个地方。或是自己低头寻找,或是蹲下扒开树叶,或是向老师炫耀自己的发现,或是三两一群的比较,或是奔跑……孩子们在各自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没有磕碰,没有哭闹,没有摔倒,没有我所担心的安全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活动前我给了孩子们一个小任务——把你发现的宝物告诉给同伴和老师,孩子们由此带着任务进入树林,有事情可做。另外,树卞木里丰富的环境能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孩子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寻找自己喜欢的、值得“收藏”的宝物上,没有时间打闹,没有时间调皮、淘气。再有,孩子的本能被环境激发出来。试想,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或跑或走都会注意脚下,保护自己不摔倒、不受伤,孩子们也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和跑都更加小心和稳健。
想不到二:
孩子们会有千奇百怪的自主发现
这片小树林我来考察过,我所发现的只是树林里干枯的树叶、有些枯黄的草、冻蔫的野菜、发干的扑楞(栗子带剌的外壳),树林的南边有一片玉米地,北边坎上有篱笆。而孩子们向我炫耀和交流的,除了我发现的事物,还有在树叶下发现的蚯蚓粪便,扑楞壳里藏着的栗子,没有飞走的蒲公英种子,小酸枣,大红枣,发蔫的山楂……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赞到:“你真棒!”也不由得感慨道:“我怎么没发现!”
孩子们的发现令我有些应接不暇,我在肯定幼儿发现的同时,也在思考他们是怎么找到这么多“宝物”的呢?
突然发现,孩子们要比我想象中的能干,而我之前却曾不相信他们。我将自己的视线禁锢在了树林里,限制了自己,也限制了我想象中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发现源于丰富的可操作材料,源于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他们需要的是自由的空间和我们的认可与肯定。老师一个肯定的手势、眼神、微笑都足以让他获得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从而继续去寻宝、挖宝。原来孩子们的众多发现与信心和勇气息息相关,而原动力就是我们的肯定和信任。
你看,在捡拾树叶的过程中,孩子们比较了树叶的大小,在发现树叶上没有被太阳晒到的霜晶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摸一摸,清一猜,发现了它是凉凉的,会融化,真实感知到了霜晶的特性。
想不到三:
偶发的“土坡”事件作用大
小树林在地势比较低的位置,所以有一个20~30厘米高的小斜坡可以到上面去。有孩子发现了这个小斜坡,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一会儿就有很多孩子去效仿。一个小朋友怎么努力也爬不上去,好沮丧。这时,有同伴从上面放下一根小树枝,帮忙把同伴拉了上来。忽然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用力拉赵老师上土坡。原来是赵老师看到孩子的兴趣点后,假装爬不上去,请小朋友们帮忙。一名幼儿用一根细细的小棍来拉赵老师,可是老师比较重,小棍断了。又有孩子找来一根比较粗、但是短一些的小棍,老师够不到。有的孩子爬下来,一边示范手脚着地爬一边说:“老师,您就这样,像我似的。”这时有~名幼儿向下走了一步,伸出自己的小手来拉老师,拉不动,怎么办呢?旁边的孩子纷纷来帮忙,在几名小朋友的合力下,终于帮助不算年轻的赵老师成功地爬到了坡上。孩子们为自己的勇敢和能帮助到老师而欢呼。老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我为之感叹,这便是此事件的教育价值点,从孩子的角度以弱势方来适时介入,激发孩子的爱心和热心,在自然无痕中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爬坡事件是我在勘察地形时没有想到的,而就是这个没想到,在孩子的兴趣驱动下、在老师巧妙地介入后,孩子们自然地体验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受到小棍的粗细不同承重力也不同,以及合作的力量大。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快乐的表现使活动出现一次次的高潮,也使我感叹,没有要求、没有控制、没有压力的活动,孩子们并没有疯玩儿,而是在专注的探寻。材料丰富的小树林,一个小任务和充分的自由,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孩子的学习效果是无穷大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担忧转为信任,他们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点评
三个没想到,是张老师的预想和孩子的实际表现带给她的认识冲突。于是我便想起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语:“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实施好教育的老师。”张老师活动之后的感慨是:“老师需要做的是将担忧转为信任,孩子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信任孩子真有那么难吗?是的,现实中我们有时真的是出于种种对幼儿的保护与关爱,剥夺了孩子自己实践的机会,限制了孩子与自然亲近接触的机会。如果把对儿童的保护与关爱放在首位的话,是不用怀疑的,也是必须的。但其实,在表面的关爱背后,是长期以来对幼儿自主学习和成长的能力的漠视。或者说,是对教师的作用的高度估价,因为我们站在教育者立场上的思维定势是:教师教孩子学!我们不舍得放弃自己的那点教的主导作用,而实际却是我们千辛万苦的教未必换来孩子欣喜若狂的学。张老师带着孩子的树林学习,
可以说是对儿童的充分尊重,尊重儿童对自然的向往,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但需要思考的是,在儿童沿着自己的路径学习的进程中,我们如何在儿童“爬坡”的过程中,递过去一根支架,辅助孩子前行。树林里的土坡是可见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教育者用慧眼去发现孩子成长路上遇到的不同的坡度,选择适宜的支持方式,给孩子一点支撑让孩子继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