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中,教师应该把尊重、宽容、人道、公平等伦理责任洒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把关爱、理解、欣赏、耐心等伦理情意镌刻在每一个幼儿的童年里,让幼儿园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合乎伦理规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会在许多细节处忽略对幼儿的尊重,今天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细节,自检一下。
细节一:用编号代替幼儿姓名
案例一:小班的集体教学时间,教师拿着花名册进行人数点到。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教师用点名册上幼儿对应的编号取代了他们的姓名。教师每叫到一个数字,幼儿就会举手,要是叫到的数字没有得到回应,教师就用笔在纸上标记。
案例二:午餐时间,保育员把饭菜盛好放在了桌上,教师为了让午餐环节更有秩序,采用的是根据花名册的顺序让幼儿分批入座的形式。被叫到对应编号的幼儿搬起小凳子坐到指定的桌子进餐。编号在前面的幼儿听到自己的号码开心地站起来,但是编号排在后面的幼儿被叫到时脸上明显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情,垂头丧气地走到了桌子旁坐下。
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很普遍,师幼日常交流中用编号取代幼儿的姓名,没有充分地尊重幼儿,没有真正地践行“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为了节省时间和保持一个好的秩序,教师用随处可见的数字编号来命名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幼儿,这不利于他们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巩固。
名字是幼儿自我概念的最好呈现,它是编号和代号取代不了的重要标志。名字象征着个体的尊严,正如著名心理学专家马斯洛说的,“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作为班级成员的肯定和认可”,幼儿期待听见自己的名字从教师和同伴的口中说出,这是自尊的一种表现。教师持有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会深深影响其教育行为,我们知道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把“尊重”二字置于一个极高的位置,教师应该无条件地尊重幼儿,保证幼儿权利最大化。
因此在幼教实践中应杜绝此类用编号代替幼儿姓名现象的发生,在每一个教育场合说出幼儿的名字是在尊重幼儿的过程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开始。
细节二:午餐环节不许幼儿说话
案例:午餐时,教师除了会介绍当天的菜肴搭配,监督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鼓励幼儿爱惜粮食,帮助个别幼儿进餐,还会提出一条进餐规则,那就是吃饭时不允许幼儿说话。老师多半喜欢用“快吃,不聊天”“再聊天就吃不完了”“不许说话,聊天的人多吃一碗”等来鼓励幼儿专心吃饭,约束幼儿养成吃饭不说话的习惯。
“食不言”成为大多数幼儿园进餐环节中一条或明或暗的规定,它暗示幼儿赶紧吃饭、快快吃饭,这不仅压抑了幼儿说话的权利,还阻隔了幼儿之间的交流行为,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这导致幼儿形成错误观念,即吃饭是阻碍自由活动的负担,吃得越快越好。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囫囵吞枣式地把饭吃完,而教师却只关注吃得慢的幼儿,不去担忧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会因为速度影响他们的消化吸收。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进食,可能会引起幼儿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和食欲不振,甚至会造成厌食、畏食情绪。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表明,在饮食的过程中,人们心情愉快可以让思维保持活跃状态,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和联想力。基于此,教师应该构建和谐的进餐环境,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尊重幼儿的说话权利,与幼儿一起进餐以树立科学进餐的榜样。适当宽容的让幼儿边吃边聊几句,例:我爱吃今天的菜!老师。哇,今天吃XX,我可喜欢吃了。不仅可以体验进餐的愉快,有助于增进食欲,还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细节三:剥夺幼儿的公开课参与权
案例:中班的幼儿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户外活动,隔壁班的老师过来挑选几个小朋友参加公开课。老师就对小朋友们说:“谁想去上公开课啊?”有25个小朋友举起了手,可公开课只要从这个班挑选15个,老师就对小朋友们说:“摸到头的小朋友可以去参加公开课。”这样,这个班级里就有10个小朋友失去了参加公开课的资格和机会。而且,教师不是随机抽取幼儿,被摸到头的幼儿大多是教师认为乖巧、聪明、会配合老师的。
老师在挑选幼儿上公开课时,已经给幼儿贴上了标签,那些“听话、能干、机灵”的幼儿是优秀的,而那些“调皮的、多动的、能力差”的幼儿是不优秀的。在老师们看来,如果让所有的小朋友去上公开课,那些不优秀的幼儿也许会在上课时给老师带来麻烦,让公开课的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会影响班级幼儿的整体水平甚至是幼儿园的声誉。如果仅仅本着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的目的,一些幼儿可能在幼儿园永远无缘公开课。幼儿教师的做法,剥夺了一些幼儿和其他幼儿接受同等教育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伤害了幼儿的情感,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教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在教育观的指导下就会产生对应的教育行为。每个幼儿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对每个孩子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使幼儿在公平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公开课的呈现不仅要向上级或者同行公开教师们高效传授知识的教学技能,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幼儿的专业情意,还有就是公开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公开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合乎伦理规范。
细节四:替换幼儿的回答
案例:上午10点,某幼儿园的中班的语言教学公开课,主题是用什么方法制服凶恶的老虎。教师和蔼地问幼儿:“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大老虎赶走呢?”有一个幼儿举手说:“用五指山把它压死。”教师点头:“对呀,我们可以用石头,请坐!”紧接着教师在教学板上呈现出之前准备好的石头图片。
该案例中的教师可能因为上公开课比较紧张,想要把准备的材料全部使用上,于是会将贴近标准(石头)的幼儿回答(五指山)直接换成预设的答案。但是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没有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表达,将其回答直接偷换掉,这带来的后果可能有:幼儿觉得因为自己回答错了,老师才把答案换掉,自信心严重受挫;幼儿看到自己动脑筋想出的答案被老师无视,自尊心受到打击等等。这一小小举动不仅伤害了师幼之间的感情,降低了师幼言语互动的质量,削弱他们参加集体教学的积极性,限制幼儿思维的发展,甚至还可能会抹杀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视幼儿的回答,适当时候可以重复幼儿的话,然后对回答做出具体的评价。这一做法可以让幼儿觉得自己的声音得到了尊重,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利于他们树立自尊感和自信心。教师还可以以幼儿的回答为出发点进行一些恰当的延伸,留心他们关注的东西,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所在,这样的对话效果远比以标准答案为中心好很多。
细节五:千篇一律的表扬
案例:在集体教学的时候,教师问了一个问题,她请了XX小朋友回答,回答正确了,教师说:“XX小朋友回答得很好,我们一起给她表扬,好不好?”小朋友们齐声说:“好!”然后跟老师一起,竖起两个大拇指表扬道:“棒棒棒!你真棒!”有时候教师还会调动气氛让幼儿鼓励和表扬自己,小朋友们这时候说:“嘿!嘿!我真棒!”还有很多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喜欢用“宝贝,你真棒”“宝宝好能干”“你真厉害”等等评价和表扬幼儿。
赏识教育有其重要价值,但是现在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表扬非常不具体,方式单一固定,没有针对每一个幼儿和具体的行为。以案例中的表扬句子为例,“很棒”等这些词语都是比较空洞、简单、单调的。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都有差异,教师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和表扬每一个幼儿,结果不仅不会让他们产生满满的自信自尊,反而会降低部分幼儿的积极性。千篇一律的表扬是有害处的,再加上有些教师对那几句话不断地进行重复,幼儿从中感受不到任何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他们甚至会觉得老师在说谎骗人。
现在赏识教育在幼儿园逐渐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会用鼓励和表扬代替批评,这种现象固然好,因为表扬是对他人的优点、长处、正向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和赞赏,可以让幼儿产生自信、自尊和愉悦感。但是,在表扬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联系他们的具体行为,将关爱、呵护和理解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