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养成自理习惯三部曲
时间:2018-07-24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幼儿能顺利、迅速地完成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幼儿在参与比较复杂、具有难度的活动时,也可以得心应手没有畏难心理;
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幼儿就可以早日适应周围的环境,综合素质早日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习惯呢?
一、自理思想的灌输
1.接送时候灌输
在孩子一进入幼儿园,离开父母开始首次集体生活时候起,教师就要灌输“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如早晨几点入园,几点离园自己要知道时间,并且把接送时间转告家长,随时提醒自己的父母按时接送自己;教师要求携带的学习用具都有什么要记牢,与家长一起准备好,自己整理在一起,不要忘记准时带入幼儿园。
2.家园互动灌输
在家园互动时候要与家长沟通,在家里也要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如:与孩子说:“你已经上幼儿园了,要去自己学习知识了。”“你要自己想办法与其他小朋友好好玩。”“你已经长大了,你自己能会做什么事情呀?表演一下。”让他自己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开始自己走向集体环境之中,逐步远离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已经具有了离开父母独立思考的时间,已经具有了离开父母独立活动的空间。
3.教育活动灌输
首先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知道会自理的小朋友是乖宝宝,自己应该也要学习自理。然后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老师适当地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其他意识的小朋友作比较,激发幼儿自理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自理的认识。最后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简单的事情或是一些家务劳动,如拿筷子,扫地,叠被子,洗脸刷牙等。在幼儿园、在家里试着去做,为自己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二、自理方法的传授
幼儿具有了自理思想准备后,教师和家长就要及时教给孩子一些常见的,力所能及的,应该学会的一些自理方法。
因为幼儿不知道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
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
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
1.根据年龄特点,设计教育活动
幼儿对简短的儿歌或是直观漂亮的图片,游戏感兴趣,于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把教给幼儿的自理方法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传授,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教给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时,首先把洗手的全过程以相片的形式贴在教室里,通过观察相片画面的内容,学习洗手的方法。第一步接水,第二步洗手心,第三步洗手背,第四步打洗手液(或香皂),第五步手心手背搓搓,第六步清水洗净,第七步用毛巾擦干,第八步把物品放回原处。然后幼儿结合学到的知识进行尝试性示范,教师一边提示,一边指导。最后,全班幼儿一起练习洗手的方法,评选学习认真,动作规范的好宝宝。
2.逐步提高要求,体验成功乐趣
幼儿学习到了基本的自理方法后,就要在自理的速度上,自理的质量上逐步提高要求,在自理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自理的欲望。如:幼儿在自己吃饭的过程中,总是会撒一桌子米粒。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今天一定会比昨天撒得少,我相信你”,“你如果不说话,吃饭既能做到细嚼慢咽,速度还会比昨天要快一些”等)。通过引导,幼儿自我比较,逐步提高自理的质量和速度;通过方法,让幼儿发朵小红花或是评选“节约宝宝”等在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自理能力提高后的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