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故事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
时间:2018-09-11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它更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在人类发展史上更是先产生于意识,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已成为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众多的专家、学者从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了许多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经验和方法,在将前辈们的思想理念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的基础上,我对在故事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感悟。《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幼儿的交往往往是有限的,更多的需要成人帮助创设一些交往的情景条件。从学前阶段到小学低年级,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对于幼儿园中尚不识字的幼儿来说,听故事和看故事图书就成了他们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有了倾听和理解的铺垫后,在故事特定而适宜的情境中,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就会显得更自然和主动了。下面是我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的如何更好的让故事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几点经验。
第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情感性,表情动作的形象性。
2——6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可见,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语言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就是运用,运用语言的能力前提条件是倾听语言能力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发展,而着听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培养往往取决于成人的教育引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故事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教师对故事的精彩讲述要远远优于录音带中的讲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幼儿已培养了一定的感情,有了亲近感,这一感情基础使得幼儿听老师讲故事的兴趣胜与去听录音带中的故事讲述。这一点赋予了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更多的重任,要想让幼儿更主动积极地倾听故事,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语言,教师微必须做到活动中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情感性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动作表情的生动性。这里所说的语言规范性并不是说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拼凑起来的语言表述,而是指语言表述的清晰性、准确性和优美性。在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语言经验缺乏,我们可以不要求幼儿语言的规范性,但教师在给予幼儿语言信息时就必须做到规范,不能含糊其辞。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语言的情感蕴涵在语音、语调和语速中。枯燥平淡的讲述成人都无法提起兴趣,更何况幼儿呢?为了表达好故事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就必须注意让自己的语言融入感情,语调要随角色变化而变化,要适宜角色的口吻,如在故事《山丘上的约会》时,教师要用温柔的声音来表现玲玲的对话,而瓜瓜的声音则是明亮、有力稍微变沉、变粗一些,这样能让幼儿很自然的区分出故事的不同人物及人物的性别、性格;声音的高低要以全体幼儿都能听到为宜,但要根据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语速的快慢同样也要适宜情节的发展,表情和动作起到了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帮助理解故事内容的效果,例如讲到玲玲和瓜瓜就要见面时,要表现出期待,想象;讲到高兴的地方,要眉开眼笑;讲到羞愧的地方,要眼睛朝下,难为情的样子,使幼儿感到真实可信。
第二、故事角色语言的丰富生动性。
在各种语言教材和著作中都指出故事的主题要单一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我在认同此观点的同时更倾向于故事角色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单一明确的故事主题,使幼儿能一听就懂,从中接受教育;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又能使幼儿易于分辨出谁好谁坏,谁是谁非,懂得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如果故事中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角色语言,那么幼儿在活动中会更主动快乐的去说。因为模仿角色语言易于幼儿主动建构的语言。例如:在故事《山丘上的约会》中,我将故事中玲玲和瓜瓜的心理反应与幼儿讨论分析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旁白和对话进行改编,如曾子悦将原来的“玲玲的脖子长,她只顾看着上面,没有低头看,当然看不到瓜瓜了。”改成了“玲玲睁大眼睛看呀看呀,可是她哪里看得到那么小的瓜瓜呢!她着急的想:瓜瓜到哪里去了?瓜瓜呢?怎么找不到呢?”,孙甜甜还将玲玲对瓜瓜的心理活动也加入了角色对话:“虽然你不是一位高大英俊的先生,但是你还是我的好朋友,我还是很喜欢你!”等,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且幼儿还特别喜欢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第三、融合有趣相宜的游戏。
语言学习不是通过某一种教育活动或在某一教育领域就能完成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故事活动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也不例外,它不可能脱离其它教育领域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开展,它要渗透艺术、德育等多方面的教育,而游戏活动在故事活动的渗透和贯穿更促进了其的发展,为幼儿在活动中提供了更多的各种不同的说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游戏之于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也发现融合了相宜的游戏,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如果游戏安排得当,还会起到促进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说话欲望的作用,例如:在故事《我和你差不多》的讲述后,我组织幼儿玩了“找朋友”的游戏,因为没有提出朋友的要求,例如:什么样的朋友,个子高一点的吗?个子小一点的吗?胖一点的?幼儿与舞伴在跳舞后才发现原来与找自己体形相差太远的伙伴来做自己的舞伴不合适,这个游戏经验对接下来的故事有了铺垫作用,更易帮助幼儿理解。在诸如此类的游戏中,幼儿语言学习和运用得到了更宽松、自然的环境。
第四、鼓励幼儿大胆演绎故事。
幼儿复述故事是故事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复述故事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的讲述,既要求幼儿基本上能按照故事原文讲,能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又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适当使用替换词句讲述,保持其基本意思。在平常活动中,幼儿在听完故事进行复述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紧张、不够自然,甚至是羞于开口。如何让幼儿能自然主动地复述呢?我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尝试各种形式和方法。在有了前面提到的丰富角色对话,并且幼儿易于、乐于学习角色对话的基础上,融合了角色表演游戏和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动作教学,让幼儿之间先互动起来,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段落进行练习,教师在开始时可做参与性的引导,引发幼儿自然地说出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待逐渐熟悉后,还可以为幼儿创设出故事中相关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地演绎故事,在这样仿佛游戏的活动中,依次提高表述语句的要求,进而完成故事的复述。
幼儿的语言学习、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渗透和引导,故事活动只是语言发展的一种途径,我们在努力开展好故事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他的学习方式,做到各种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期更有效地发展幼儿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