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培养幼儿物品整理的能力
时间:2019-03-28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在教室里我们经常看到孩子把图书翻得一团乱,把脱掉的衣服随便乱放,把用过的画笔随便乱丢,区角里的材料更是随便乱放,也不管是不是放对了,经常听到幼儿说找不到自己的东西。
在家长反馈中了解到孩子一会儿又把玩具撒满床铺,书本丢得满桌都是、从来都不主动整理玩具……这看上去只是孩子生活中的小问题,可事实上却会给孩子生活、学习甚至将来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因为生活上的杂乱无章将会造成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的无头无绪。这一现象引起了反思,到底是因为老师没引导好还是幼儿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做法。
三至六岁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这句话表示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幼儿园指导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要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培养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内容,“整理”这个看似很简单的行为,其实包含的是孩子的好行为习惯的素质。往大处说,是和品德相关的责任心意识;从小处讲,是自己从小爱整洁、讲秩序、养成物归原处的做事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孩子如果会收拾自己的物品和玩具是一种早慧的启示。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在生活实际中来通过亲自做来完成。那么,发现问题去解决就是孩子最好的锻炼方式了。
案例一:我是玩具整理员
孩子们很爱插塑玩具,可能喜欢它鲜艳的颜色,可能因为能创作出来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每到了放音乐收玩具的时候,总是会有各种小插曲出现,幼儿都很固定按老师最开始讲过的以一种玩具一个篮子去整理物品,把一种玩具都统一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有一次王柯烨在检查玩具的时候说了一句“郭老师,我觉得这个插塑的玩具整理的不好”我当时反问了他哪里不好。他说了四个字“乱七八糟”。接着他又说“这个玩具摆放的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且看着很乱,我觉得我可以来整理它”说着就开始动手整理,他一哗啦把所有的插塑玩具都倒出来,然后把一种玩具的一个颜色玩具先放进篮子里,接着又放入第二种颜色,直到把所有玩具收好,说实话的确看着比之前整理的进步了一些。但过不了一会又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我们的篮子里面没有格局,所以在拉篮子的过程中,颜色不同的玩具又有一些混在一起,看似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但这时闹闹便找到了一个小木板,她放进篮子里,把篮子一分为二,小朋友很开心的继续整理,这时我们又发现玩具的颜色不止两种,那该如何分。贝贝数了一下,给我说“一共有四种颜色”。第二天,我便为幼儿用废旧的地垫量身定做了篮子的格局,按照贝贝说的四格。幼儿在第二天收玩具的时候便发现,有的幼儿不明白,直接混在一起放进去,这时贝贝便提醒大家,你这个颜色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大家便按颜色来分类。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时我为了控制玩插塑玩具的幼儿,我便请幼儿只选择一筐插塑玩具,每次在选择插塑玩具上都很有争议,每个幼儿都想选择喜欢的插塑玩具,有时请去选择的幼儿选择的插塑玩具一些孩子不喜欢,每次都会有争议和小抱怨。
这时我便提问“那你们来想想办法,怎样选择玩具我们都能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幼儿便展开了讨论,有的幼儿说我们把插塑玩具都拿进来;有的说在选择插塑玩具前先讨论一下再去拿;有的说石头剪刀布,赢了的人去选。我再提醒了一遍“只能选择一筐,而且每个人都喜欢,你们想一想你们喜欢什么插塑玩具”。果然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那我这时便问“那这么多玩具怎么办,而且只能有一筐”。丁丁幼儿说“那就装几种玩具在一个筐子呗”,很有创意的回答。“可是我们也必须要让玩具看起来很整齐不能乱放,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放”,丁丁环顾了一下所有玩具,突然说“可以按颜色”。我们的插塑玩具一共有四种颜色,分别是红、绿、蓝、黄。“我可以把所有的红色的玩具装在这个筐里。”“只要是红色的都放进去,是随便放吗?”“不是的,一个玩具放一个格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啊,为什么不能这样,谁规定一种玩具只能放在一个筐子里,只要能找到方法和规律。幼儿便发现这种收纳方法既整齐好看而且还有丰富的玩具,这一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最后总结他们收纳的方法是先将玩具要按颜色分类再根据玩具的种类分类。
案例二:我是图书管理员
在图书区里,我们这里就像一个小宝库,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绘本都带到幼儿园,孩子们带的图书各种各样各种形式,大小也不一样。我们提供了几张书架为幼儿对图书的取放。每到游戏时间,图书区总坐满了读者们,但一到放音乐收玩具的时候,书架乱七八糟(书架上又有图书,又有玩具),有的图书还在外面流浪,但只要我说如果图书今天没回到家,那下次肯定也是没有看的了,孩子们又开始急了。
此时就是教育孩子要有条理的好时机,幼儿便拾起地上的书放在书架上,有一个动作要将书都抖整齐,不管大小种类直接放在一堆,就算是完成整理任务了。我便请幼儿上来仔细检查一下,这样收拾的怎么样。马上有幼儿发现了问题,书架上放的书不统一,最上面的那一层书放的特别多,最下面的那一层寥寥无几。陶陶说“书应该也有它自己的家,我们按照它的家把它送回去”,“怎么表示它的家呢?”“就像我们区角的玩具一样啊,都有标识,”“那我怎么来给它安家”菲菲说“按大小”,说完便请他们先分好,分好了今天就按这个分好的图书给它们安家,孩子们分好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大致按照书的大小来分类的。图书区后面空了两层展示的架子,便请幼儿可以放什么,幼儿说放书在那里,可以经过幼儿的实践和操作,幼儿发现只有硬壳书才能立起来,而软壳书不可以。便决定这个地方放置硬壳书。书架上摆放软壳书,好在硬壳书的数量不多,刚好把那两层展示架放满。
这样收纳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看书的时间,我听到了图书区传出了“砰砰砰”的声音,赶紧转过去就发现原本在书架上重起一摞高的图书已经散乱的躺在地上,幼儿用很无辜的眼神把我盯着,仿佛告诉我这不是他干的。我走过去问“为什么书会掉下来,是故意的吗?”“不是的,是我们在找书看,我想拿下面这本,我一翻它就自己倒下去了”孩子们发现了把书重起一摞这种整理方法有不妥和不方便,“那你们想想办法,怎么办整理可以一下子拿到自己想要看的书,还不会把别的书弄乱。”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我便将一摞高的书摊开,我请了两名幼儿来尝试比赛,一摞高的书和一摞摊开的书,我同时说第几本,他们比赛来找书看谁快,反复经过了很多次试验,结果显示是一摞摊开的书赢了。孩子们很是兴奋,试验完后孩子们就又开始了他们的整理。这下他们将一个标识的书摊开一本接一本放在架子上,图书封面看得很清楚,也的确一下子能找到自己想看的那本书。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有了整理的意识,又有了按书的封面软硬度来区别,之后又将书按标识并且取放更容易来整理。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整理的能力是一步一步递进的,是发现了问题又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觉得物品整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幼儿在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小插曲,这些小插曲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会帮助幼儿更多的思考和讨论,而不是我们灌输给幼儿一个办法,让他们按照老师的办法去照做。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将玩具的某种特征来分类,后面幼儿再根据物品种类进行二次分类,在整理玩具时也与五大领域相结合,印证了那句“生活即教育”,所以整理物品也是在学习,幼儿会有多种的想法和创意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