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幼儿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
幼儿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
时间:2020-09-03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

怎样看待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
学龄前儿童的过失,指学龄前儿童违反正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据观察,没有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一天里不出现任何过失。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儿童的有些过失正是学龄前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正是从过失中,逐步认识正确,吸取教训,慢慢形成好的习惯、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当然,如果对他们的过失不及时矫正,他们也会从种种过失的重复中,形成坏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因此,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过失,探讨他们性格、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因素,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使学龄前儿童受到正确行为和道德的起步训练,使每个儿童的潜在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对于培养人才,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试图通过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出现的过失的分析,从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社会、幼儿园诸方面找原因,从而找到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对学龄前儿童过失原因的分析
(一)因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过失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三至五岁的儿童,本想把玻璃器皿放到桌子上,结果事与愿违,失手打碎。这是他们目测能力差、空间知觉不准确、大脑操纵小肌肉群的能力很差的缘故。扣错衣扣,穿错鞋袜等也大都是这个原因。
我们还常看到,五至七岁的儿童,往往过分地好动、好斗。有时因追逐扭打撕破衣衫,有时因攀登、跳跃跌伤手足。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运动器官迅速发展,对运动表现了永不满足的欲望。同时,他们强烈的兴奋性又很不稳定,如孩子们正在做操,忽然看见一架飞机飞过,马上欢呼跳跃起来,就会不顾老师的哨声和口令。有时,他们还会因瞬时的愿望而发生纷纠。例如,一次正在上泥工课,我让每人塑造一架飞机。开心首先塑好了,高兴极了,不由自主地“呜一鸣一”叫起来,还拿起小飞机转了一圈,然后对准桌上李华帅塑好的飞机撞去,并兴奋地喊:“我把你的飞机炸坏啰!”李华帅气极了,打了开心一拳,开心又还击了一拳,一场扭斗发生了。
本来他们开始并没有想到打架,只想到塑一架漂亮的飞机。后来飞机造好了,就产生了飞起来的想象。飞起来的冲动使他完全忘记了一切,更没有预见到后果,于是出现一场“炸毁”飞机的事件。这是因为学龄前儿童大脑虽然获得了发展,重量已达成人的十分之八九,但脑细胞却很嫩弱,抑制过程的微弱和兴奋过程的强烈,以及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还很差,使他们的目的性往往变得盲目和不稳定。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经不起外界刺激、引诱、表现为学习中的“溜号”,也属此类原因。
有时我们还看到学龄前儿童毁坏东西,有的孩子将闹钟偷偷拆毁,有的将蹦蹦跳跳的青蛙玩具卸得乱七八糟,有的将暖气嘴子拧掉,有的将人家漂亮的棋子砸碎。这类过失,大部分属于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特强所致。
学龄前儿童有时对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混淆,把想象当现实,说了“谎话”。如豪杰回家对妈妈说:
“幼儿园火墙爆炸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受伤了,医院开来救护车抢救他们。”家长听了,赶忙来幼儿园询问。原来幼儿园的火墙只敲掉了两块砖,豪杰由此引起了想象,而且把想象说成了活生生的事实。因此,我们不能轻率地粗暴地批评孩子“说假话”,而要认真仔细地分析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二)由于缺乏经验而造成的过失
有个六岁的常洁,经常爬到墙头上、矮房上往下跳。老师制止时,她说:“从四楼掉下来,也摔不死。”通过家访才知道,他家院里一个孩子从四楼掉下来,确实没摔死,因为孩子没从四楼直接落地,而落在一个油毡纸的小房顶上,然后又滚到地上。常洁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误认为从墙头和矮房上跳下来也不会摔死。这说明学龄前儿童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学龄前儿童中类似的过失是屡见不鲜的。如吞食了玻璃球,捡起地上的羊屎蛋放到嘴里,喝了污垢的水,拿了烫手的火钳子、烤着了新鞋子,拔掉了栽好的小苗等。所以我主张学龄前儿童应当广泛接触事物,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三)对行为准则不理解而造成的过失
有一次,我为了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走进教室,让他们学小猫走路。可是,孩子们兴奋地做抓胡子的动作,并“喵!喵!”地叫起来,有两个顽皮的男孩子还学小兔子跳进了教室。这是因为孩子们还不理解进教室安安静静为行为准则及这个准则的合理性,加上儿童学猫走路成了兴奋的中心。类似的情况很多、如行、走、卧、坐姿势不正确,把带尖的用具做玩具,饭后拒绝漱口,餐具摆设混乱等。这是因为儿童不知道不正确的行、走、卧,对他们成长的妨害;玩弄带尖的用具有被戳伤的危险;饭后不漱口是患龋齿的一个原因;混乱的餐具可以烫伤人或弄脏衣服。所以讲清行为准则的合理性对学龄前儿童把准则变成必须的行为,是帮有益的。
(四)因不良影响而造成的过失
六岁的小柱,因姥姥娇惯,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哭喊、打滚、骂人。小辉因在家里处在“以我为中心”的地位中,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永恒在父母一切替他做好的环境里,连穿衣、穿鞋都要大人帮助。小亮为取悦父母欢心或屈服于父母的压力而说谎。代军因常遭爸爸打骂,以顶嘴来反抗,以摔东西、打同伴来出气。小娟看到地.上的毛巾,拾起一看是别人的就又扔下不管。
以上种种过失,大都是由于家长言行缺乏检点,对孩子娇纵、溺爱,或过分压制以及缺乏成人照顾的结果。家庭的纠纷、成人的起居生活的随便,以及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很深的。
七岁的小玉,自称为“刷掉长”,任意训斥伙伴,禁止伙伴参加游戏,让伙伴为她带高级糖。五岁的小灵,不管谁做了错事,她看见了总说不知道。张阳明知李光吃饭掉了粉条扔给别人,却说是一位小姑娘湘宁扔的。张阳屈服于强者李光,而欺负弱者湘宁。小闯因老师表扬了同桌李亮而生气,将鼻涕抹在李亮的被子上。小波不用自己的新毛巾擦手,而偷偷使用别人的毛巾。李光掉了饭粒推到别人眼前,反倒告诉老师“湘宁掉饭粒了”。云朋喜欢以水当酒,碰杯取乐。以上种种过失,反映出社会上残余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如走后门、拉关系、特权思想、屈服于强者、嫁祸于人、报复、妒膑、自私自利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龄前儿童。保教人员如不注意,对孩子也会有不良影响。有的孩子过分讲究穿戴,厉声训人,摔打东西,拖沓,懒散,随地吐痰等有些就是从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那里模仿而来。大量事例说明,孩子们的行为恰恰映出了成人的影子。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