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指导与示范、教研,教学是基本,教学产生教研,二者又相互促进。
公开课除教学教研的作用外,还承载着一些其他功能。例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践与研讨;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其中包含着选拔与考评的功能,也包含于教师发展中。但是,当前幼儿园公开课面临的问题却不容乐观。
“幼儿园公开课异化”
越来越多的人在开展幼儿园公开课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反思公开课的问题,并且指出公开课已经违背了其主旨,偏离了其主要正向功能的轨道,被异化了。 幼儿园公开课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参与的人从形式和评议等方面使得它的发展方向逐渐发生了偏离。
01/教学内容上刻意追求学科领域整合
纲要中指出各领域内容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注重综合性。幼儿园各领域的综合、渗透最佳方式是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幼儿园公开课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学科领域整合的教学,有整体观念很好,可是如果刻意追求,不仅会使得各领域没有真正地融合,反而让人看起来就只是一堂散乱、没有重点、花样繁杂的教学活动。并且上课教师为了完美呈现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就会延长上课时间,本来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如果教学时间超过幼儿的注意力时间,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加重幼儿负担。
02/教学形式的异化
(1)“示范”、“展示”课的异化
公开课一方面是要促进上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提供观摩、研讨的机会。但是在公开课中我们只看到教师的“完美”教学,教学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教学过分地“打磨”,使得孩子成为教师的“道具”。在公开课中,基本都会用到多媒体,多媒体是辅助工具,运用好了能为教学增色。但是常常能看到幼儿园教师用多媒体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结合教学内容或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使用,多媒体有时就变成了一个表演的背景,显得很突兀。
(2)表扬幼儿形式化
在常规课中,一些幼儿的表现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并且表扬的频率也没有在公开课中大。但在公开课中我们随时都能听到:“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声。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能随意否定,但是这种“随口”的肯定,对于幼儿的发展并没有新的帮助。因为这种评价过于模糊,过于笼统,不能让幼儿明确自己是哪里做的好,从而没有确切、具体的信息去加强自己某方面的优势发展,只是让幼儿短暂“高兴”,久而久之要么会使得幼儿认为这种表扬太过于廉价,失去一个发展的外在动力,要么就会滋生幼儿骄傲的情绪。
03/教学评议的异化
幼儿园公开课应该既重教学,又重研讨,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幼儿,研讨的终极目标也是幼儿。但是在教学评议时,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价,他人的评议都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思想来观摩、分析、反思公开课。
因为公开课上得成功不成功,涉及到对一个教师的评价。所以,许多非客观因素、非科学因素就必然地渗入到公开课中,尤其是公开课的评课环节当中。也就是说,公开课评价不能过分强调教学方式和手段,公开课更应成为当时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的实验场。
上课教师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觉得整堂课只要顺利按照教学准备上完就算是成功了。虽然作为公开课就含有“优秀”的成分,但是顺利不代表优秀,而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引导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把孩子需要和应该具有的知识传达给他们,这种传达的过程是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本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我们想要祛除这种影响都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他人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空而泛。例如,“教学目标明确”、“教态好”等等笼统含糊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没有针对性,没有达到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这样反而使教研后续不足。
04/公开课中存在教育公平问题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但在公开课中却存在不公平现象。有的老师指出,为了上好公开课会把平时捣蛋不听话的孩子剔除,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或是平时表现好的孩子,那些所谓表现不好的孩子完全被忽视。这样的公开课没有把孩子放在中心,已经丢弃了教学的终极目标。
“对幼儿园公开课的反思”
幼儿园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已经阻碍了公开课正向功能的发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
01/追求功利化
幼儿园和教师在考虑公开课时也许更多出发点不在于教学相长,而在于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与利益。
02/价值取向的偏差
教学包括教和学,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幼儿园的所有一切作为都应是以促进幼儿健康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公开课也应该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公开的目的不应仅是教师的教学,还应有幼儿所呈现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孩子的发展,所以公开课如果只是围绕教师进行,而忽视幼儿,把幼儿当做配合教师的道具是本末倒置的。
03/教育理论掌握不够深入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究竟是要反映什么教育理念,什么教育思想,有什么新的教学方法产生,在公开课进程中有什么教育契机可以值得我们研究,等等问题,教师和听课人员都没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开课就只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幼儿园公开课异化”
01/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幼儿为本,防止教育不公平现象
教育不仅是要有效率、效益,还要有生命,教育应该是生命在场的互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在公开课的舞台上教师应该是导演或只是幼儿的配角,而不是主角。为了孩子的发展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成长,教师要公平对待,给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不把公开课功利化,把公开课当成研究课,就不会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进行问题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02/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素养修养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有“哲学智慧”的孩子,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教育机智是要在丰富的知识及教育经验中形成的。我们不能苛求幼儿教师什么都会,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始终怀着这样的信念:不要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
教育家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这种个人魅力来源于教育实践的丰富经验,善于处理问题的机智。拥有教育机智的教师,上公开课前就会对上课内容了然,不断“打磨”的是自己,而不是“磨”上课对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了一堂好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我们应该秉承这样一种专业精神。
03/完善评价标准
公开课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台;公开课既是切磋研究、散发集体智慧的机会,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团队精神的空间;公开课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照,也应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怀过程。对幼儿园公开课的评价不要只看到教师的发展,还要看到幼儿在其中的展示,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并且要细化评价标准,不能只是笼统、模糊的评论。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04/注重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教学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融入了幼儿经验的教学,幼儿的参与性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公开课异化,只流于教学形式,忽视了幼儿,忽视了教学的目的。事实上,重复出现的教学材料或教学情境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幼儿参与度就不高,教学就达不到本身的目的。
05/听课人员的观摩与研讨
观摩公开课,归根到底是学习其他老师所传递的科学儿童观和先进教育观,从优秀的课堂表象中去思考和挖掘蕴藏其后的教育理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提高常态课质量。公开课上,听课老师应该重点看什么?相比教学策略,其实需要更重视师幼互动,尤其是面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情况,观摩并反思其他老师的解决方式。并且听课人员可以先了解开课者上什么课,自己提前作充分的备课思考"假如是我,该怎么上",然后在观摩现场,边听边对照,看人家哪里的设计比自己高明、哪里的设计不如自己,并时时自问为什么,带着研究的意识,通过比较的方式,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再迁移到自己所在的园所、班级。
从公开课到常态课,不是单纯地拿来模仿,更重要的是认真解读自己面对的幼儿,多自问几个“为什么”,把别人的课重构并内化为自己的,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集体教学活动。总之,只要勤思爱学,就能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有时只为追求公开课的“完美无缺”而费事费力的打磨了一堂公开课,但实际上,只要是教学中幼儿有收获,生命对生命发生了影响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并且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没有完美的教学,只有不断改善,反思的教学,只有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我们才能进步,认识到别人的不足才能借鉴经验。
我们应该回归公开课的本色。公开课虽然在于示范引领,但是它也应该是真实而富有魅力的,它不能作假作秀,它所要展示的是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所以幼儿园公开课应以幼儿为中心,注意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认识到了幼儿园公开课的作用及其问题,但是只有让公开课发挥其正向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体现其价值。
“真正的教育情怀来自对生命的尊重。”不论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我们面对的都是幼儿。幼儿第一,这是不容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