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并支持幼儿提升表达能力
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并支持幼儿提升表达能力
时间:2022-11-2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无须强调,在儿童发展各项核心能力中的受重视程度可谓首屈一指。一日生活里,老师们能够观察到的幼儿语言表达场景有很多,有生活环节中的自由交谈,有区域总结环节的作品介绍,还有集体教学里的各种问答或交流。从小方桌后台的相关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到,老师们对幼儿的表达能力关注不足,对幼儿的表达能力发展水平和核心经验把握不够。那么,教师该如何评价幼儿的表达水平?又应该如何支持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呢?《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引》中对“语言表达能力”内涵的解释是:运用语音、词汇、句子、语段,进行叙事、描述、说明,表达观点和想法的能力。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有“叙事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 “辩论”等核心表达能力的介绍与分析,而这三个方向的表达都是幼儿表达能力的体现。

  在《关于观察记录“写什么”的三个小建议》一文中,笔者曾将基于发展目标的观察记录比喻成用鱼叉捕鱼,那么关于“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的“鱼”,回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应该如何捕捉、记录,记录之后又该如何分析和支持呢?

  一、叙事性讲述

  叙事或叙事性讲述主要关注的是幼儿是否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清楚的能力。该能力除了在一些特定设计的语言游戏如看图说话、分享绘本故事等活动中容易被观察到,在日常生活中某些节点也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且更容易展示出真实的表达水平。有的幼儿因为去了某个好玩的场所,遇到了某个好玩的事件,都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尤其是长假之后。因此,老师们也经常组织幼儿们互相分享,但鲜有老师会有意识地对幼儿分享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从中分析幼儿的表达意愿及叙事性表达水平。

  【假期后的叙事案例】

  放假三周之后,小美第一天回到娃娃家又絮絮叨叨了一整天,听着她叽叽咕咕说着各种假期里的开心事,让我们又重拾温暖。

  出去户外的路上,小美说:“我在家里啊,每天都会弹琴,弹完后我妈妈都会说好听,可是我每次都是乱弹的。”

  “在家里的时候,我会和妈妈玩合体的游戏,然后我就躲起来,她就找不到我了。”

  到球场后,我们玩了一会儿大象鼻子转圈圈的游戏,转完后大家都头晕晕的。小美说:“我妈妈说啊,我们每个人耳朵里都有一个小瓶子,如果我们动得越厉害,小瓶子就会晃得越厉害,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头晕。”

  在去买订书钉的路上,小美和妞妞牵着手摇摇摆摆,小美说:“哎呀,晃得我都头晕了。”

  我问:“是你耳朵里的小瓶子在晃了吗?”

  小美答:“是啊!”

  我说:“哈哈,是不是像孙悟空一样,把金箍棒变得小小的,然后放在耳朵里,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

  两个小女孩笑嘻嘻地说:“是啊!”

  从描述上可以感受到幼儿小美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并有一定的情绪感染力,老师对小美的语言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内容丰富且有趣。作为一篇随机观察,这篇记录写得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进行观察评价的话,则有进一步挖掘和探讨的空间。

  在小美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及同伴对小美前两段表达的回应没有进行记录。可能是老师或同伴当时的回应比较简单,因此没有重视,但越是简单的回应越需要技巧。老师在幼儿表达过程中的简单回应好比相声中的“捧哏”,不能喧宾夺主,但要穿针引线。

  在幼儿叙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借鉴捧哏的技巧来鼓励幼儿进一步表达或整理语言后再表达。技巧性的捧哏可以有:“赞”——肯定幼儿的故事精彩或有趣 “真有意思”;“疑”——故意对某些环节进行质疑,“真的吗”;“吐”——故意制造曲折,“是这样的吗?不是吧”;惊——用自己的情绪进一步哄托气氛,“哇”“天啦”。

  老师对小美第三段关于“耳朵里的小瓶子”表述的回应同样可以进一步讨论,如果目的是跟幼儿进一步增强情感联结,则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以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为目的,则需要调整沟通内容。

  二、说明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特点或动作的流程,分事物性或事理性两种。

  日常生活里,各种分享环节如区域的总结分享,就是幼儿展现自己的说明性讲述能力的最好时机。因此,老师们不仅要注意让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去做更为正式的表达,还要能从幼儿的表达中分析判断其说明性讲述的水平,更要能有意识地支持幼儿的说明性讲述能力的发展。如幼儿讲述的是作品的搭建过程或作品的创作过程,老师除了关注幼儿说明性讲述的完整性外,还可以关注幼儿说明性讲述的技巧,如是否有一定顺序,是否尝试用数量、空间位置等来表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说明性讲述案例一】

  集体活动“我长大了”中,小朋友们介绍自己为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轮到了妞妞,妞妞小朋友指着自己的照片给大家介绍:“周末放假的时候,我会帮助家里的大人擦桌子……我现在长大了,要帮助家里的大人们做我能做的事情。”她声音小小的,眼睛也不敢直视下面的小朋友。老师鼓励她别紧张,声音大一点就更棒了,妞妞又尝试着介绍了一次,这次声音洪亮,台下的小朋友鼓起了掌。

  【说明性讲述案例二】

  区域分享总结,大家都在讨论今天下棋的事情,我又把悦悦请上来,问她下棋有啥秘诀,咋就这么聪明呀,下得这么好。悦悦:“我在家无聊时,拉着我大哥下棋,大哥不下,就拉着二哥,我弟弟小,我懒得搭理他,再后来练习差不多,我就跟我妈下,跟我妈下完,再找我姥姥。时间久了,自己琢磨琢磨方法下吧。”

  我:“请分享你琢磨出来的方法。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悦悦:“棋子,同样颜色横着三个,竖着三个,基本就能赢。完了变成T这个形状,也容易活,堵对方棋子,也就是破坏对方三个一起的棋子,或者对方容易活的地方。”

  案例一中,老师记录了妞妞讲的“擦桌子”的背景和她本人的观点,同时还细腻地记录了妞妞表达时的音量与表情,说明老师的观察还是相当细致且客观的。但略遗憾的是,老师没有记录妞妞描述自己擦桌子的过程,而讲述擦桌子的过程正好是幼儿说明性表达的一种尝试。也许是因为妞妞这个过程讲得不够流畅,也许是因为内容太多老师来不及记录,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们对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内容的判断有误:语言表达能力案例中,幼儿表达不畅但又尝试努力表达的内容才是更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当幼儿表达的内容较多时,老师可以借助手机录音或利用软件里语音转文字的功能进行捕捉,以免造成信息的丢失。

  如何支持:老师可以支持幼儿进一步梳理擦桌子的步骤,并引导幼儿使用一定的顺序关联词。如“第一步,第二步……”或“首先……然后……最后……”。

  案例二的最后一段,悦悦对自己的五子棋技巧进行了说明,对五子棋有了解的人能基本听懂悦悦的表达。老师的记录非常有价值,信息的捕捉相对准确。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老师对幼儿说明性表达支持的内容记录,也许老师引导了但没有记录,也许老师还不太能对说明性讲述进行有效的引导。

  如何支持:悦悦介绍了进攻的两种布局,以及防守的基本操作,如果老师能进一步引导悦悦进行梳理,能帮助悦悦表达得更有条理。如帮悦悦进行总结:“你刚才讲了两种进攻的办法,一种是……,另一种是……,除了进攻之外,还需要注意防守,防守最需要注意的是……。”

  说明性讲述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老师自身的能力发展来说,也是有益的,因此,跟幼儿一起发现生活中说明性讲述的契机,并不断的进行总结,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辩论

  辩论或议论性语言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但又至关重要。能够有观点,并清楚完整地表达观点不仅是语言能力发展的体现,也是“自尊自信自主”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不同意见的讨论、争论甚至吵架都是老师可以关注幼儿辩论性语言能力发展的契机。目前,这样的观察案例是凤毛麟角,说明老师们对于辩论性语言的关注意识还比较欠缺。

  【辩论案例】

  农场的桑树实在太高了,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摘不到。于是在讨论中,牛牛提议把树砍了就能摘到了。话语一出,很多孩子表示赞同,纷纷站队到砍树组中。他说这样就能摘到最上面的桑葚,还能摘很多。有孩子说:“光头强也总是砍树,我们也要去砍树。”以乐乐为首的几个女孩子皱着眉头大喊:“不同意,树妈妈会疼的。”小美也站出来说:“还有许多没成熟的果子就没有树妈妈了。”于是,我请两组孩子进行辩论,说服对方。几乎没怎么劝,孩子们的站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家都决定要保护树妈妈,不能砍树。但是剩下的四个男孩子坚持砍树,乐乐都急得想把他们拉到不砍树站队,男孩子虽然语言表达上没说很多话,但是坚定地告诉我要去砍树。

  案例中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辩论,这一点就值得肯定,同时,老师清晰地记录了部分幼儿的辩论性语言,是后台里不可多得的辩论案例。但从老师“请两组孩子进行辩论,说服对方”之后,幼儿的语言表达记录就几乎没有了,只有一句“几乎没怎么劝”,就到了收尾阶段。一方面,“几乎没怎么劝”的过程应该尽量还原,是幼儿琢磨了一下就改了主意,还是有哪些肢体语言,其实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需要老师进行补充。另外,还有四名男孩坚持要砍树,女孩们与这些男孩是否还有进一步辩论的空间和价值,也值得老师进一步思考。

  如何支持:当幼儿之间的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做的是帮助意见双方的幼儿进行回顾梳理。在回顾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整理观点、论据并重新进行论证。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