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每一种都应该被倾听与探索;孩子有一百种游戏,每一种都应该被尊重与看到;孩子有一百个想法,每一个都应该被了解与鼓励。
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时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与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虽然由于年龄特点限制了他们很多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但也激励了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口袋特邀作者圆圆老师,一起来讨论下孩子们生活中的表征。
一、什么是幼儿表征?
表征是幼儿思维内化的过程,幼儿借助自身直接参与的活动,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较为清楚地表达自身需求,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而来认识和了解事物,是幼儿从自我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随着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深入和思考,“幼儿表征”这个词也逐渐以它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格局出现在老师的视线和思维中。
幼儿表征的方式包括语言、图画、肢体、眼神等。3-6岁的幼儿正处于表征敏感期且逐步形成有意的行动思维,他们的表征存在于一日生活之中,形式多样,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标记、一个替代物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 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 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
二、如何捕捉生活中的幼儿表征?
幼儿表征在活动中表现为幼儿的语言、行为、作品,就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包括绘画、语言、动作等来理解表现事物,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随着幼儿年龄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表征也不同。日常教育教学中常见的表征形式有:言语表征、动作表征、音乐表征、作品表征等。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征特点。
小班:小班幼儿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完善,执笔都有难度,所以他们的表征可以是身体动作、线条涂鸦等简单的方式,来对自己的游戏活动进行回忆、复述、表现。
如表征一:线条涂鸦幼儿年龄:小班捕捉地点:美工区
观察记录:茜茜在美工区拿了一张粉色方纸,用铅笔在纸上涂鸦着,边涂边喃喃自语着:这是一个粉色的笼子,里面养了一只小兔子。要用栏杆把它围起来,小兔子要逃走了。
表征解读:小班幼儿使用符号表征时的特点是记录自然事物外在的、整体性特征。可以看出小班幼儿语言表征较弱,表征主要以涂鸭的形式来呈现,通过使用简单的线条勾画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现象的认知及情绪情感,很多表征不出来的内容会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演示。
中班:中班幼儿在表征的过程中,能关注事物内在的、细节性的特征,能通过作品表征等形式表达主观的、抽象的内容或感受。
如表征二:作品表征幼儿年龄:中班捕捉地点:建构区
观察记录:彬彬和霖霖在建构区搭建,彬彬对霖霖说:“我们今天来造一个很大很大的停车场吧。”边说边用双手比划着,霖霖点了点头,说:“好的,大大的停车场我觉得可以跟高楼一样高。”说着,也用双手比划着高高的样子。随后,两个人热火朝天地快速干了起来,他们选用了各种不同长短的积木、纸筒、奶粉罐等,果然搭出来了一个又高又大的立体停车场。两个人又小心翼翼地在停车场里停满了各种车辆,满意极了。
表征解读:幼儿的一日活动皆可表征,表征方式有绘画、建构、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中班幼儿的表征特点是以身体动作和简单的作品表征为主,通过今天的建构作品我们能直观地了解该幼儿的搭建水平,他们已经会使用替代物,想象力也较小班时更加丰富,同时语言的表征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大班:大班幼儿的表征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而不断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想象力也在不断发展。
如表征三:符号表征幼儿年龄:大班捕捉地点:走廊
观察记录:午饭后,睿拉和雨夕搬了小椅子坐到一起,两人又去书架上拿了自己制作的植树节小绘本,互相讲述关于植树节那天大家一起去种植园地播种的故事。鲜活的绘本和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她们俩再一次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表征解读:大班幼儿表征的特点是语言表征能力提高,会出现具有挑战性的“图示记录”,即符号表征。表征作品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学习发展的机会,从绘本表征中可以看出她们对同一种事物的表征形式多样,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合作式表征。从幼儿的表征表达中,我们也慢慢地走进幼儿的世界,发现更多的故事,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感和需要。
三、如何支持幼儿表征?
幼儿的表征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与充实的经验,这些获得的经验会印在他们的生命里,不断通过游戏等方式表征出来。教师如何借助表征引导并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首先是要提供丰富的游戏和生活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性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充分放手,相信并尊重幼儿,让幼儿画下自己在一日活动与游戏中的猜想、问题和发现等,游戏故事、绘本阅读、种养殖活动等都可以成为表征活动的素材。
如:自主游戏结束后,幼儿可以画自己的游戏故事,记录和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项目活动进展中,幼儿可以画下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在课程故事和环创中进行展示;早上来园可以记录自然角小植物的观察记录、每日天气、心情日志……等等。幼儿通过多元表征的方式表达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理解,以及自身的情绪、情感,具有生活性和多样性。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一独特而有趣的表达形式,透过幼儿的表征行为读懂幼儿的内心世界。
(二)其次是要创造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幼儿是有独立思想和灵魂的个体,他们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会以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来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体现出幼儿的思维模式,呈现幼儿的发展状态。幼儿表征看似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但能够促进认知、绘画、语言等能力的发展,同时表达幼儿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教师通过幼儿表征看懂幼儿、发现幼儿,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支持,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如: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中以多元的活动形式鼓励幼儿,利用不同的方式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及各类表征方式的能力,通过讨论、实际操作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记录表征将自己的猜想、设计与操作进行对比,更加科学、真实的观察与表达,最后根据解读到的信息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幼儿持续发展。
四、如何提升幼儿表征能力?
表征是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是幼儿学习探究的重要方法和能力,是幼儿在活动中的表达表现和信息交流重要的途径,是记录幼儿表达自身的猜想、问题、知识经验以及探究和结果的过程。从《评估指南》28条我们可以知道:儿童是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经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法、情感以及认知经验。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提升表征能力呢?
(一)同伴合作式
根据幼儿表征的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结为小组,运用同伴间的示范影响,帮助幼儿走向过程式记录和问题式记录。
(二)教师引领式
在幼儿游戏前后,教师运用有针对性的提问与引导,帮助幼儿把握到游戏中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排出其他无关因素,表征关键内容,指引自身游戏突破。
(三)交流分享式
幼儿表征的发展有很多的不同,有的孩子观察、表征的内容宽泛;有的孩子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连续性的内容;有的孩子善于表达细节,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同伴的表征,相互借鉴、提高。
(四)困难跟进式
针对幼儿表征中表达得散乱和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多关注材料的特点和游戏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联系起来思考,进行深入且有思考的表征。
结语:
幼儿生活中的表征是需要教师去倾听、去发现的,教师要像放手游戏一样放手让幼儿去表征。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让我们静静地聆听幼儿的想法,发现幼儿的发现,激发幼儿表征的热情,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尊重、理解、支持、放手让幼儿去自由自主地表征,促使幼儿的表征更加丰富多彩、自然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