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工作 » 有效沟通才能建立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有效沟通才能建立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时间:2015-12-2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督培部   点击:

                                                       

老师与家长是教育的天然同盟者,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是涉及孩子的具体的问题时,彼此又有不同的立场。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树,教师眼中的林。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再细致、再周到的工作也不可能像家长那样对每一个学生都下那么大的功夫;老师对承担的某一门课负责,而家长对孩子的各门功课都要过问;老师在乎自己任课期间、在校时间学生的表现,而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所以对孩子的培养,家长比教师的责任更大、任务更艰巨、针对性更强,也更容易见到实效。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老师常常比父母更有权威性。有的孩子在家不听父母的话,而对老师则是言听计从。所以家长也非 常重视老师的要求,重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因为毕竟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怎样,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业和人格发展;老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和影响学生,往往可以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命运。事实上,家长和教师各自都有优势和劣势,理想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各自取长补短。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老师和家长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就很难建立这种伙伴关系,起到互补作用。有家长说我特别想了解学校的情况,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每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可是我觉得非常困难。有的说我明明知道学校的做法是不对的,可是我不能告诉孩子,也不能向学校提意见,因为孩子在老师手里,怕孩子因为我提意见在学校里受委屈。还有家长说现在的老师比我的老板还厉害,几乎每天都要给家长布置作业。”……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家长把孩子送到学就什么都不管了,但是孩子学习不好就怨学校。有个老师说现在的家长特别挑剔,批评学生两句就报告学校了,说我语言虐待也有老师说,现在做家访特别不容易,好不容易等到敲开门,就像我们是讨债的。他们说,我们交了钱了,你还有什么事。”……

从家长和老师的不同立场上看,对对方的看法和指责都有其合理性,敌对情绪存在的关键是彼此沟通存在障碍。在认知上,家长和教师彼此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对孩子的评价更不同,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在心理上,有的家长过度看重教师的作用,相信教师权威,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或放弃自身努力,把孩子教育的责任推给教师。也有的家长过于自信,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挑教师的毛病,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在交流中,彼此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妄加评判,少有考虑对方需求和其行为的深层原因,容易产生误解,遇到分歧互不相让等等。

关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家琼斯和蒂博特等人曾研究了二个以上的人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情况,区分了四种相互作用的类型,分别称为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假相倚沟通是主要是对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一方的反应并不取决于另一方的信息,这种情境不能算是真正的人际沟通;非对称相依是沟通的一方以对方的信息作为自己反应的根据,而另一方却并非根据对方的信息,而主要根据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这仅仅是一种单向的沟通,也不能很好地交流思想;反应性相倚是无视或忘掉了计划,只对其他人正在说着的话和做着的是作出反应,这是真正的沟通,不但交流思想,而且思想也交锋;在彼此相倚的情境中,沟通双方都针对双方信息作出反应,但同时又都接受自己的原有计划的调节这才是正常的、一般的沟通情境。

不可否认,在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上,老师常常把握着互动的方向与速度,家长则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多是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而且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常常是学生出现偶发性事件时才要求家长介入学校教育,停留在暂时的、随意的层面,难免造成家长在自身的角色认同、对孩子的评价和教育方式上的偏颇。在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者,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的首要的人为因素是相互尊重,尤其是教师尊重家长的需求、想法和经验。只有教师改变对家长的单向支配的关系,实现反应性相倚和在彼此相倚的情境中才有可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赢。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关系,有赖于积极、有效的沟通,目的是通过沟通相互理解或产生一致的决定。有学者曾提出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一是维持一个安全的气氛,让对方在发言时感受到不被威胁的安全气氛,且对传讯者的话语加以确认并表示了解;二是做一个最佳听众,倾听是沟通的首要因素,因为能听得进去且听得懂对方话中之含义,会使双方感觉到内心的默契;三是多作自我表达,在彼此互动关系中让对方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以免造成误解;四是歧异争论时能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在讲理中达成共识或保留各自主张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

老师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有很多具体方法和技巧,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尊重家长,善于换位思考。

老师与家长打交道,处理某个问题之前,有意识地问自己: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是不是喜欢老师这样做?从家长的需要出发提出积极的建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下判断,传递给家长的是接纳和关怀,即无论家长的言行对与错,不去批判和指责,也不排斥对方的感受。当然,接纳并不意味着赞同,给予关怀是为了减少家长的自我防卫,拉近彼此的距离。老师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选择教育方法,有利于取得家长的认同,争取家长的合作。

尊重家长的另一个意思是,无论他的职位高低、家庭条件优劣都需一视同仁,同时更需要承认对方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对孩子事情的独特的见解和处理方式,没必要一定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既定的模式予以限制或纠正。在与家长沟通中,发现其对孩子认识和教育行为的合理成分予以肯定,对不利与孩子成长的因素在取得对方认同的前提下也才有可能得以改正,不可急于求成。

老师和家长有效沟通才能建立伙伴关系,建立伙伴关系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