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家长反映孩子的问题
时间:2019-03-06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当教师发现孩子有了发展上的异常现象或存在不良的个性、行为时,该如何与家长沟通,以便与家长达成一致,共同寻找合适的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作好准备,胸有成竹
1、分析问题的性质。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大致有行为习惯不良、认知发展迟缓、个性发展存在偏差等,家长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重视程度可能不同。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所谓“性情孤僻”只是文静内向;“情绪不稳定”只是独生子女的任性,算不上大毛病,却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认字比别人少,算术比别人差……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对其家长的了解来分析幼儿身上的问题,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家长沟通。
2、了解家长的个性和喜好。“知己知彼”,在平时的观察和交往中做个有心人。
外向型的家长——教师以包容的心态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与之充分交流;内向型的家长——教师适当放慢讲话节奏,营造宽松的交谈氛围,引导和鼓励家长表达看法;开朗豁达型的家长——教师可直接、坦诚地与之探讨孩子的问题;容易担忧焦虑的家长——教师要考虑孩子的问题可能会给家长带来压力,要用委婉的方式与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话少显拘谨的家长——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方式(QQ、邮箱等)进行。
3、选择适宜的地点和时机(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教师要考虑家长爱“面子”的心理,保护其自尊心,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地点,以尽量让家长感觉轻松安全为原则,如家长来接孩子时,对他(她)说“**妈妈(爸爸),有点小事想和你交流一下,你看你能否留一下,等孩子们走得差不多了,我们再交流好吗?
4、准备相关资料。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可利用孩子的作品,活动时的照片或做的课堂记录以及孩子的成长档案等,以帮助家长更直观,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可利用相关的书籍,文章,以引导家长的情绪,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掌握技巧,事半功倍。
1、善用语言,委婉表达。
面带微笑(打电话时更应注意),神情专注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意;面对面交流时与家长保持适当距离比靠得过近或是“隔江喊话”来得自然。在交谈时先扬后抑,可先从孩子好的方面说起,或先说些无关痛痒的闲话,委婉表达其意。如,谈孩子做事情很慢。可说“宝贝很文静,做事情不急不慢,女孩子这样蛮好的,就是有个小问题,在集体活动中如果什么都比别人小朋友慢一些的话,有很多机会就失去了……”对于内向型和容易焦虑的家长,教师尤其需要考虑合适的表达方式。
2、学会倾听,了解孩子。
倾听助于我们更全面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学会倾听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表示自己的用心和认真,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和鼓励。
3、制订措施,反馈追踪。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是可以通过什么策略帮助孩子。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实情制订可行性方案。(详见家庭教育方案)。同时对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电子邮件、家访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
4、留心观察,分享正面信息。
教师在平日多加留意,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学校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