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他们聪明伶俐,能常常给家长们惊喜。可有的孩子在家特别能撒欢,在社交场合却总是默不作声,不少家长都为自己家孩子的“没礼貌”而懊恼。其实,有时候强迫孩子有礼貌,反而会伤了孩子。
案例:
公园遛弯儿时,园园妈遇到一个好友,想让园园问好,叫一声“阿姨”,可园园怎么都不肯叫,园园妈当时就生气了,打了园园屁股一下,并说:“在家里挺话痨的,怎么一到需要的场合就不知道叫人,你怎么能这么不懂礼貌?!”园园很委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事实上,孩子在社交场合不爱叫人,一是因为有些害羞,二是因为三四岁以后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不愿意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说话。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礼貌。如果家长一味强调“不礼貌”,反而会伤害了他,让孩子心里认为自己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排斥与他人交往,甚至越来越自卑。
那么,家长该怎么正确面对这种情况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做出或好或坏的判断。为此,小编建议:
一、家长可以私下跟孩子沟通
比如,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他想怎么跟人交流(打招呼);为什么在爸爸妈妈面前愿意说话,但在别人面前却不想说……其实孩子多半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交友观点,只是他还不懂人情世故,也不会应付场面,只好不说话。这时,大人只是在旁边看着就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得到父母的尊重,长大以后也会格外自信。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在遇到熟人、邻居或朋友的时候,尽可能礼貌地打招呼。就算遇到反感的人,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是非。甚至是面对陌生人,也不妨施予微笑。你在做,孩子在看,孩子会默默地记住爸爸妈妈跟人交往的方式,并模仿。父母有礼貌和修养,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总之,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指责那些不喜欢叫人、打招呼的孩子,你不经意的指责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