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自我中心”意识萌动后,他们在一起玩耍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上一秒他们还因为一个玩具而发生争抢、推搡、互相挥手打向对方等等的场景,下一秒,他们就有又凑到一起高兴地玩起来了,弄得宝妈们不知所措……
比起其他孩子,两个外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兄弟俩一天24小时形影不离,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睡在一起,打闹在一起,快乐无比。现在他们已经2岁1个月了,快乐时光中出现的打闹、哭泣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作为姥姥的我有时候真的是感觉很累很累呀。
随着外孙的长大,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峻峻的“霸气、自我”远远超于城城,因此,每天战争不断,时不时就突发一场高度亲密或打架的事件,城城就像个受气包,一天不知道要被整哭多少次,这种场景总让我们大人一边海水,一边火焰地感受人之初最真实的相处模式。
有时他们突然打起来,打得让你措手不及,不知何时城城手里的玩具就会被抢。
户外游戏时,峻峻经常喜欢捡起地上的石头朝着城城投去。游戏中两个人同样的玩具,峻峻也会跟城城换上一轮,左看右看后,感觉满意了才罢休。就连玩滑梯时峻峻都会挡着城城,用腿夹住他不让他滑。
一天,晚饭后我们带着两个外孙去公园玩,遇到了一个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女来公园放风筝。漂亮的风筝一下子吸引了两个外孙,他们凑近小姑娘,眼巴巴地看着这个漂亮的风筝,看得出他们很希望拿过来感受一下。城城呢,比较内敛,好像懂得那是别人的玩具,自己不能强求能拿到手来玩,于是,转移了注意力,用手试着去碰小姑娘的滑板车。
小姑娘的爷爷对城城说:你去玩一会吧。得到应允后城城兴高采烈地推着滑板车走了。“霸气”的峻峻却不同,他的视线依然离不开小姑娘手里的漂亮风筝,期待过一会能得到允许让自己玩一会。
功夫不负苦心人,小姑娘放下了风筝,那个爷爷把风筝递给了峻峻,峻峻高兴得不得了,学着小姑娘的样子放起了风筝。因为是第一次玩,他还放不好,不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把风筝放下玩别的去了,这时候城城看到峻峻放下的风筝,立刻拿着玩了起来。
这下峻峻急了,也许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放下了风筝,但城城还是不能拿的,于是过来就抢,城城也不示弱,飞快地跑了。就这样,一前一后追着跑了很远很远,最终,峻峻追上了城城,两个人扭打在了一起。
为了防止把小姑娘的风筝撕坏,我不得不介入,从他们手里拿过风筝,还给了小姑娘,他们两个都哭了。
虽然有人说:“打闹作为一种身体接触的方式对孩子的情感交流有一定的益处。”但和众多家长一样,面对两个外孙的打斗,我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
一怕,他们下手不知道轻重,担心会失手打坏对方。
二怕,就这样打下去会不会成为习惯,峻峻未来会不会总是欺负城城。
于是,我开始管教峻峻,只要他打了城城我就会把他的小手拿过来打一下,试图让他记住下次不要打了,但这种方法无效。他该打还打,被打的也不在乎,哭上几声以后,便又亲密地玩起来了。
斯蒂芬.P. 班克和迈克尔· 卡恩在《手足之情》一书中指出:
相互的攻击,哪怕是痛苦的,也代表了一种互动、一种温情,代表着另一个人的存在。也有人说:2~3岁的同龄孩子在一起,为了好奇和探索的目标,他们非常容易发生身体的纠缠,如通过咬、打、抢、戳等方式攻击对方的身体,甚至还可能朝对方扔东西。孩子在这样的打闹中,是在尝试了解和掌握与人交往的边界,包括和人肢体接触的度在哪里,力度是多大,是否能被对方所接纳,甚至是偶尔的被大家的排挤等等。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从中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被社会所接纳的行为方式是什么。
我开始内观、觉察自己的行为。以往,我是最不推崇打孩子的,每次打峻峻手后,看着他呆呆的不知所措的样子都会后悔。
我们打孩子,无非是想让孩子用自己疼痛来体验被打孩子的疼痛,但细细想起来,孩子的这种体验并不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观,只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惧怕的不安全感,甚至让孩子更为胆小或受到惊吓。
1. 孩子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我们做家长的往往读不懂他们在想什么,因此,接纳、允许是第一位的。
在孩子之间发生这种轻微的打闹行为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引导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件小事,为以后应对纷杂世界积累经验。
2. 对小孩子来说,争抢、打闹,打人与被打,都是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历练,不必贴上品行问题的标签。
毕竟,道德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个陌生的词而已。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做恰当引导,教给孩子适龄的解决办法,同时,多陪孩子游戏,这样可帮孩子尽早明确规则并习得规则,促进孩子之间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