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纵容孩子的“无意”
时间:2019-07-26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周末带儿子去游乐场,刚开始跟一群小朋友玩得挺开心。突然,就听见他大哭起来,我心一紧,急忙跑过去,只见他捂着眼睛,眼泪直往下流。我把他的手拿开,眼睛外围有点红,还好不严重,我长吁了一口气。这时,一个约摸4岁的孩子,在旁边大叫道:对不起,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他大人也在边上帮腔:孩子说了对不起了,小朋友嘛,总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恼火,作为家长你第一时间不是关心我家孩子有没有被伤到,也没有询问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而是帮孩子开脱,岂有此理!转过身,我拉着那个孩子的手问道:阿姨问你,你是用什么砸到小哥哥的。他指指地上的积木。还没等我开口,他又继续喊道:我又不是故意的。“阿姨注意到刚才你一直在扔积木,还追着小朋友们,试图把积木扔到他们身上,大家都躲着你。你以为你说不是故意的,你说句对不起就行了吗?万一把小朋友伤到了,你多少句对不起也赔不起阿!”听我这么说,家长竟然一把将孩子拽走了,一边走一边嘀咕: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又没把你家怎么样。
当孩子之间起了冲突,有些家长首要关心的是“有意”还是“无意”,以此来帮助孩子逃避责任,时间一长,就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只要不是有意的,说句对不起就没事儿了。孩子无意间有碰触是正常的,但怎么处理,怎么引导孩子不要再出现这些“无意间的事情”,家长们真的要好好斟酌。
因为“无意”的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就是“有意”了。
班里有个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总是被其他家长告状,因为他老是欺负人。她妈妈不乐意了,为其辩解,我家也不是有意的,也有孩子经常打他的呀。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为了还大家一个公道,作为班主任只好明察暗访。课后,我就悄悄地观察这个孩子,我发现,他真的有个不好的习惯,不是用手去碰人家一下,就是用脚去勾一下。有次,被我捉了现行,我问他:你干吗要去惹人家? 他回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不小心碰到了。那好,从现在开始,你自己多多注意,不要再去无意的碰人家,如果再出现一次,你就是有意的。
显然,这个孩子是受到了心理暗示,我就是无意的。于是,他总会不自觉地去和其他小朋友打闹,这是个很可怕的现象,如果不制止,孩子就会变得霸道,成长为校园小霸王,遇到事情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用暴力的手段。校园欺凌案的发生,往往就是从这些不经意的小事开始的。相互打斗之间,无意间致人性命,最后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让你为所谓的“无意”付出沉重的代价。
可是,有的家长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甚至会这样想,欺负了别人,顶多道个歉,总比被别人欺负的好。所以,现在有的孩子,只要犯了错误,“对不起”三个字便脱口而出。对不起是万能的吗? 说句对不起就万事大吉了?成年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最后为你买单的绝不仅仅是对不起三个字。
我们经常教导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犯了错要勇于承担,要及时道歉,但是,却忘了告诫他们,不要去犯不该犯的错,就算是无意的,也要尽量避免。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的性格,他未来的人生轨迹,和家长的细心教导分不开。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我们该好好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都是因为学校监管不善吗?老师也不能把每个孩子都拴在裤腰带上啊?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力,老师如何能约束?说到底,还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而某种性格的形成,和家长的纵容分不开。
幼儿园时,他总是喜欢拍拍其他孩子的肩膀,脑袋,喜欢办扮鬼脸吓唬人,你觉得他还小,就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而已;
上了小学,同班的某某不跟我玩,不借我橡皮,我就扯扯他的头发,乘他不注意时拉开他的凳子,让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你觉得这就是孩子之间的恶作剧;
到了初中,今天某个同学得罪了我,于是便三五成群,约一约,把他堵在路上,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不敢对我不服从;
到了高中,你敢得罪我试试?直接拳脚相向,打得你服为止……
进了社会,一言不合,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这些变化,本来不该有,有些事情原本不该发生,如果你在他幼儿园时就告诉他,你这就叫“欺负”人,如果你在他犯了错后就告诉他,就算你不是故意的,也是你的错,你也要受到惩罚,也要承担后果。
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总会对他们说:别人如果欺负了你,你一定要给我还回来。我不否认这样的教育方法,面对那些霸道的孩子,确实得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但请记得,前面要加上几句:
绝对不能先惹事,但也不要怕事。就是那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酌情考虑,注意方法。
不要犯不该犯的错。无意间犯的错,也不能被原谅 ,这样你才会用十二万分的小心和别人相处。遇到事情,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
任何情况下,能不动手尽量不要动手。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从动手开始的。永远不要拉帮结派。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只一味的看成绩,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人格发展,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