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时间:2020-03-25
来源:Yojo幼儿园联盟
作者:王方
点击:次
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一席之地,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你的孩子也没有了“叛逆”。
亲子关系是当下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只有亲子关系良好才能有效实施亲子教育。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父母角色缺失,再加上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孩子出现叛逆,亲子关系不尽人意。父母见到孩子是气不打一处来,孩子见到父母更是好比老虎见到了狮子,谁也不服谁。这种怪圈现象,使我有一个灵魂发问“在孩子看来,你是孩子的亲人还是敌人呢?”想必看到这里,大家的内心也泛起了波澜。
1983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归纳了放纵、专制、忽视、权威四种养育模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种类型,你又属于哪种呢,哪种最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白热化”呢?
1.专制型
这类父母一般通过严厉管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控制。父母一般在孩子能力发展和学习方面设置要求,将孩子作为自我实现的工具,一旦孩子言行超出或未达到自己设置的限度,父母会责备、嘲笑,甚至体罚孩子等。常见的家庭表现就是:我让你学习你就学习去。这次考不好看我不收拾你。这次考的这么差,你还好意思看电视,在学校里你都干了些什么,一问三不知……不难想象,处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其自控能力都不高。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心理一直被父母的要求所压抑,虽然表面并未做出有违社会道德和标准的事,但其心理却是不健全的。
2.放纵型
放纵型的父母一般对孩子管教较松,在生活中对孩子过度顺从,他们不愿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以保护与迁就为主。其家庭表现为:行啊,你自己看着吧。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就是一句作业写完了吗?课本又忘了吧,我给你放到书包里了。这类孩子缺少基本的规则意识,在生活学习、与人交往时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显得不成熟、自我中心较为严重,其独立性和自控能力也很差。这种父母更容易宠坏孩子。
3.忽视型
该类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一般只提供食宿衣物等物质需求,不在精神上提供支持。他们与子女也不存在权力争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尽到养育之责。基本表现就是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孩子就这样了,没有办法了。这种关系下的孩子任其发展,人生方向迷茫,容易误入歧途。
4.权威型
权威型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显得威严,但却不失友好。这类父母会在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要设立相应的规则。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与规则发生冲突时,一般采用说教、示范和其他举例方式来帮助孩子改正行为。表现为:你同意妈妈的意见吗?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假如你再来做,你会有什么改变呢?你来看看那个同学,他平常是怎么表现的,你有没有需要借鉴的。处于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内在的行为标准,能与人友好合作。与其他三类相比,这种父母类型是孩子最能接受的,亲子关系也是最好的一种,而专制型父母则更容易激怒孩子,亲子关系紧张。
当然亲子关系改善需要父母亲和子女双方共同努力,而非单方面的“一厢情愿”。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要正确定位,分析原因,慢慢引导,理性对待孩子,从小事做起,用爱感化,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最亲最近的人。
孩子,这次我们听你的
有家长认为,孩子必须惧怕一位家长才行,夫妻之中必须有一个人唱白脸,这样才“镇”得住孩子。其实不然,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家庭活动中,不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让孩子自己决策,安排自己的生活。
如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特长班时,你征求孩子的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作为参考,或者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然后你听听孩子的理由,那样他更会爱学乐学。在教育孩子学习时如果孩子的观念和你的有了冲突,不要把你的强施加给孩子,哪怕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不科学、不理智,如果不会产生大的负面影响,那你这次就听孩子的,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哪怕失败了,你也不要这样说:“早听我们的,不就不至于失败了吧”你可以这样做,都冷静的坐下来,然后帮着分析一下,哪个地方没有做好,是不是学习的方式不对,告诉孩子“没有事的,我们搞明白了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下次我们把它改正过来,不去实践又怎知结果,爸妈都看好你。”你的理解与包容,孩子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重振信心,再接再厉。如果孩子做得好,不妨你就肯定孩子的做法,一起分析“你是怎么做到的?那你更要努力了。”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一席之地,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你的孩子也没有了“叛逆”。
用好表扬与批评这两个法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那我们就发现闪光点,对其进行表扬与鼓励。
曾经学校聘请来一位心理学专家,带领老师们亲身体验了两种批评的方式,我就是其中的一名体验者。第一次是肯定个人能力的表扬语言,都是这样的:“孩子,你太棒了!”“孩子,你在咱班真就是个小天才!”“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成绩每次都这么好”“你真乖,真懂事”等等。第二次是肯定个人努力的表扬语言,是这样的:“你得了那么好的成绩,一定是努力了”“你的这个成绩比上次进步了,课下肯定做了不少功课吧”“你把家里打扫得可真干净,真会干活”等等。
体验过后然后我们对第一轮表扬,都感到了无比的开心,有种沾沾自喜要“飘”了的感觉。往往这种表扬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和畏惧心理,不愿意挑战更难的问题,抗挫能力差。对第二轮表扬,同样也感到了很高兴,感觉这种表扬更能使自己知道为什么得到了表扬,更真实一些,更能给孩子明确发展的方向,不怕失败。
这就要求家长在进行亲子教育时,表扬要“真”,肯定孩子的努力,为孩子鼓舞加油。当然你的表扬也要“细”,哪怕一个小举动,哪怕一句话,适时恰当鼓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感受到你无时无刻不关爱着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可能都会犯错误,也会适当的批评,这无可厚非。但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往往是唠叨个不停,以至于让孩子产生了厌烦式心理,沉浸在你的批评当中。亲子教育中,如何利用好“批评”这一法宝,既可以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不产生叛逆心理呢?
一要态度严肃坚定,表达明确具体,避免唠叨式、宣泄式批评,要直接阐述出批评的原因。
二要察言观色,适可而止。批评时注意观察孩子神情,在孩子认识到错误后就此打住。
三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中带有几丝肯定。批评是每个人最不愿意接受的,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接受,采用正面化的语言,带出孩子的优点。比如“昨天老师跟我说你在课堂上大胆举手发言,认真笔记,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看到了你的进步,你怎么能和同学打架呢?”“你跳舞,画画这么优秀,怎么学来的啊?把这个劲头用到学习上那你岂不更优秀了”。
当然批评还要分场合,分时间。公众场合不批评,一早一晚不批评,不能影响孩子的心情,长时间无法平复,否则适得其反。批评一次也不代表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需要家长做好监督,及时提醒,掌握好分寸。
温馨相伴 让爱同行
《二十美金的价值》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拿出二十美金换爸爸的一小时,希望一起共进晚餐的故事。这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父母忙于工作,为家庭劳奔,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这也是导致亲子关系“白热化”的重要原因。此时正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将直接决定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积极乐观还是孤独阴暗。有了你的陪伴可以与你诉说学习上的困惑,生活的乐趣,美好的愿望,幸福而又温馨,父母之爱不可缺位。
陪伴孩子左右,莫做“低头族”。父母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有时孩子的不良举止谈吐,让人惊讶,从哪里学来的呢?让孩子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更有一些是手机控,玩游戏、刷微博、追剧便成了常态。久而久之,结果就是孩子和你一样也迷恋上了手机,甚至比你玩得痴迷。闲时莫做“低头族”,合理使用手机,多与孩子沟通谈心,了解学习表现,交流校园趣事,树立正确三观,用心陪伴,你会发现在最好的年纪做好了最正确的事情。
陪伴孩子左右,生活趣味不能少。长时间与孩子相处,如果生活方式单一,没有情调,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开合跳,火线运输,人力小车,对打乒乓,你抛我接等这些亲子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你还可以与与孩子做游戏,进行乐高或者智力比赛,走进图书馆,书海酣畅游。日常踏青秋游,吮吸大自然的芳香,接触新鲜事物,开阔眼界,让孩子的童年因你多姿多彩。孩子怎不珍惜这美好时光呢?
大爱无言,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亲情无价。或许你的亲子关系还比较紧张,孩子还在叛逆期,但请你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真诚,多一点陪伴,爱之有度,惩之有寸,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孩子的青春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