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的家长答疑中,有不少问题都是关于孩子“拖拉”、“磨蹭”的:
“吃饭总是慢吞吞的,什么都比别的小孩慢半拍。”
“晚上该上床睡觉了磨磨蹭蹭,早上又起不来。”
“每天洗澡要磨蹭一个多小时,早上起床也磨蹭,天天去幼儿园迟到。”
在这些孩子拖拉的问题中,有些是因为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有些是因为孩子的生活技能没有完全掌握导致的磨蹭,还有一些是因为孩子压根没有形成时间观念。
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有点难。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左右才开始有时间的概念,但十分模糊;大多数孩子在5岁左右才开始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等到7岁左右时,他们已经可以准确感受到5分钟和半小时的区别。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无法理解你说的“玩具只能玩半个小时”、“十分钟后开饭”之类的要求,因为这些时间名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被孩子体会感知。
那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和孩童时期的经验积累密不可分。
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本身就具有时间观念,只不过这个观念是无意识的:饿了要吃东西、困了要睡觉,这些都是人体内部生物钟的作用,有着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因此,想要培养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孩子,首先要让他体会到时间的顺序和规律,这些是可以通过具象手段做到的。
7岁前,孩子很难对时间长短产生概念,他们分不清5分钟和30分钟能有什么区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味强调时间节点是无用的,可以使用传统时钟、闹钟或者定时器来帮助孩子感知时间的概念。比如,规定孩子可以玩半个小时玩具,然后用定时器提醒来告诉TA;要求孩子晚上8点必须去洗澡,可以通过时钟告诉TA指针及位置所代表的时间。这样,孩子就是通过听觉(闹铃提醒)和视觉(指针表盘)来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另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手机上的计时器进行记录,比如早上穿衣服花了多长时间,洗澡花了多长时间,吃早饭花了多长时间……比较做这些不同的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孩子逐渐就会有时间长短的概念。
时间的顺序性,则可以用很多方式帮助孩子理解。除了上面说的看时钟之外,还可以用平时的生活习惯、规律性事件进行标注。假设家里晚饭时间比较规律,每天都是六点左右吃饭,那么孩子在这个时间点就会肚子饿、想吃东西了,渐渐他就会记住这个时间点。
比如,爸爸每天七点左右到家,到家后告诉孩子现在是几点几分,孩子渐渐就会对时间点产生概念,通过较为固定的事件来熟悉事件概念。
再比如,家里规定孩子是晚上六点开始吃饭,八点洗澡,九点上床睡觉,就尽量按照这个时间表严格执行,不要经常变来变去。规律的作息习惯会让孩子的时间观念更加清晰。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3-6岁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重要时期。上小学后,孩子们开始有了课业压力,具有良好时间观念的孩子才会更有学习效率、并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