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对托育的重视
政策背景: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为托育行业发展提供了国家级的指导意见。为推动托育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层面陆续密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其中,2021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规划”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从2020年1.8个提升至2025年4.5个。这是婴幼儿照护首次被细致纳入到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为未来5年的托育发展规模提供了第一阶段的精准目标,也成为全国各地要逐级落实的国家级“KPI”。
二、国家如此重视托育的发展,那托育到底是什么?
1、托育是指针对0-3岁的宝宝,托付别人代为养育照顾,他通常是指由婴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之外,也就是父母之外的人或直系亲属之外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内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养育照顾行为。
2、托育机构是指在本行政区域内,由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举办。对0-3岁的宝宝团体集体式照料、看护、膳食、保育等科学养育模式,规律长久稳定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
3、托育机构是有关部门登记注册,达到一定标准由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才可以经营的。
4、托育就是托+育的结合体,主要包括照护、养育以及潜能激发和早期启蒙教育。为宝宝提供全日制托育服务,恰好解决了职场爸妈育儿难、宝宝无人带的问题,满足了托管和科学养育的刚需以及开发儿童潜能的需求。
三、上托育和不上托育的区别有哪些?
相信很多有宝宝的父母听到”托育”一词后,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上托育班?上班太忙,没时间带,老人,保姆可以带啊,也有些宝妈放弃了工作,选择自己带。随着宝宝的成长,刚开始非常笃定不上托育班的宝妈不淡定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宝妈后悔莫及,因为老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早期培养的重要性。这个阶段不仅宝宝身体在快速增长,心理发展的也处于关键时期,就如一座大厦的坚实地基,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低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孩子0-3岁这个发展黄金期,给孩子进行科学的养育,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那就看看现实中托育式养育和家庭式养育有什么不同吧?
区别一:生活习惯的不同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也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位小宝宝的大脑,就像一台电脑的CPU,初始程序的安装非常重要,而且带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如果初始程序是带有病毒的,那么需要先清除再次重新植入,反复使用中形成记忆。对于小宝宝来讲,这个过程是漫长且痛苦的。所以需要养育者有正确的“程序”,科学的“输入”,宝宝才有可能正确的“输出”,形成自己良好的习惯。
【托育式养育】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孩子拥有健康体魄的两个必要条件。在托育班的宝宝,有专业营养师搭配每周餐谱,安全喂养又健康,进餐习惯细培养。作息需规律,按时作息睡眠香。生活技能需指导,卫生习惯更重要。托育老师专业带娃科学又轻松。
【家庭式养育】家庭式养育中因为宝妈除了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外,生活、工作都想有兼顾,白天黑夜忙不完。很难做到像园区老师那样,情绪平和又能高质量陪伴孩子。老人带,“隔代亲”的现象易导致老人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良好习惯不易养成。保姆对孩子的看护重点停留在代替家长照顾孩子,不仅费用高而且缺乏专业科学的育儿能力,即使保姆有育儿经验,没有相应的环境做保障,无论是宝妈、家里老人、还是保姆都无法做到“营养师”、“育儿师、”“潜能开发师”于一身。
区别二:宝宝大脑发育速度不同
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两岁末时大脑的重量就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量的75%,到3岁时就已接近成人脑重量范围。根据大脑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前庭觉、味觉等对外界的感知力而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方面能力与宝宝早期养育息息相关。
【托育式养育】专业的托育机构都是严格按照宝宝的发育阶段,设置生态生活式渗透课程,本着让宝宝在生活中体验,行为中建构的教育理念,通过触摸教育去培养孩子的肢体感知力;通过互动帮孩子建立安全感;设置音乐、感官体验、探索物件、体能互动等环节,对孩子进行感官和兴趣的滋养。老师还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将课程通过戏剧、科学示范、艺术等,引导婴幼儿成为学习体验的主角,探索过程中锻炼肢体和独立的能力,好服务千万家庭和孩子。
【家庭式养育】很多家长更看重宝宝的安全和饮食问题,从而忽略了对宝宝智力、情感、审美等其他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的家长说,家里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可以自己教。但只有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针对每个宝宝不同的情况,进行有趣且有效的活动设置,才能变玩具为教育达到玩中学习的效果。
区别三:稳定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培养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了,但通常到1岁半时才会显现。比如,很小的要求不被满足,孩子就会在地上打滚哭;家长一旦离开孩子的视线范围,孩子就立即崩溃;还有些孩子一看见陌生人就异常激动……父母们已经无可奈何了。
【托育式养育】专业的托育老师不仅有科学育儿的方法,还有实践和经验的累积,不但了解孩子成长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与需求,还能用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参与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独立性,以及对多元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对自我情绪的调整能力逐步增强。
【家庭式养育】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高质量的陪伴不等同于长时间的照顾,放弃事业,专业带娃的宝妈,往往因为不懂牙牙学语的宝宝的内心需求,而做出无效又费心的回应,宝宝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更加烦躁不安。宝妈和宝宝在不断的“过招”中,感到乏力,自我价值感的丧失,无法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陪伴,甚至导致宝宝身体的免疫力降低而生病。同时影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
区别四:独立社会交往能力方面
【托育式养育】宝宝提早接触同龄孩子,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则。比如,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能打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等。通常社会化行为较好的孩子,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还提升了孩子的情商。
【家庭式养育】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使孩子错失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敏感阶段。宝宝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比较少,加上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家庭成员对宝宝持久的主观关注,使宝宝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觉察力比较弱,这样宝宝在和其他宝宝相处时感觉很不好,若是没有及时干预,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
区别五: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
新一代父母在育儿观念和老人育儿观念愈发趋向不同,在照顾宝宝的日常活当中频繁发生冲突。在养育孩子方面,光有爱是不够的。
【托育式养育】托育老师系统学习了科学合理的育儿方法,不仅能更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减少隔代抚养的冲突和家庭内部矛盾的产生。家庭和谐,夫妻关系亲密,亲子关系融洽。
【家庭式养育】父母与爷爷奶奶的教育理念相悖,老一代人的思想似乎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教养方式,就连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在育儿过程中意见难免产生分歧,加重家庭内部的负担。有的宝妈因为在家长期带宝宝,脱离职场太久,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不多,由于视野变窄,甚至影响到了夫妻之间的和谐沟通,影响夫妻关系。
由以上5点家庭式养育和托育式养育的区别不难看出,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把孩子养好更难。孩子经由我们而来,但不属于我们,孩子终归要走入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才,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幸福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高频次、高精细的国家级政策络绎推出,是党和政府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每个儿童早期敏感期的科学养育都不容错过。愿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科学育儿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