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工作 » 融合共育家园关系中教师的 “退”与“进”
融合共育家园关系中教师的 “退”与“进”
时间:2022-03-0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文章摘编自《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21年第12期,文章题目:《融合共育家园关系中教师的“退”与“进”》,原文作者:周玉平

  在以往的家园共育研究与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并未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来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关系往往将家长视为幼儿园教育的辅助者和配合者,致使家园之间合作程度不足。新时期,我们倡导融合共育的新型家园关系,教师必须从常规的高预设、强主导的家长活动中走出来,将家长的体验和平等交流放在首位,建立双主体意识。强调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家庭和幼儿园是一个平等、互助、融合的学习共同体。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在园教育,突出家长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地位不对等,造成了两者话语权力之间的不均衡和心理上的疏离。在构建融合共育家园关系中,必须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双主体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幼儿园既不能像传统的家园关系一样,教师主导,家长听从;也不能教师完全退后,家长完全主导。因此,在构建融合共育的新型家园关系中,教师要能把握住“退”与“进”的原则。

  一、搭建多方沟通交流平台,以退为进

  在构建融合共育的家园关系时,教师需要不断明确自身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教师能从家长的需求中聚焦问题,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可以互动或讨论的话题。教师的作用是搭建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沟通的平台,通过以退为进的方法,引导家长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家长在家长学校活动中的深度参与。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巧妙“抛球”,引发家长之间的思维碰撞

  在小范围的家长学校活动中,家长常常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问题。在融合共育的家园关系中,当家长向教师抛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耐着性子等一等,不急于解答,尝试将球抛给其他家长,引导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内容往往会更加具有情境性和迁移性。

  如:在关于亲子阅读的家长沙龙活动中,某位家长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家的孩子在绘本阅读的时候专注力不够,每次读了两三分钟后,就会说光头强、熊大、熊二这些动画片里的人物,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让孩子能更专注地阅读。”在这位家长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立即回答问题,而是将问题拋给了在场的家长,询问他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如何做的。惊喜地发现,很多家长都特别具有教育智慧。首先,有的家长提出要和孩子一起选择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绘本,孩子不专注,是因为孩子没兴趣。其次,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不要总是单方面地讲给孩子听,也可以请孩子给家长讲故事,这样孩子在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会更加专注。还有家长提出在家庭中为孩子布置一个阅读角,这个阅读角应是非常安静舒适的地方,用环境引导幼儿爱上阅读。所以,教师在搭建好家长沟通的平台后,可以适当地放手和退后,让家长之间形成沟通互助的关系,鼓励家长之间的融合共育。

  (二)创新形式,激发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1.辩论赛式的家长学校活动

  构建融合共育的家园关系,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家长活动,巧妙地将家长关心的问题转化为可以讨论或辩论的话题,让家长在互相对话与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和审视。

  如:每年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孩子入园焦虑怎么办?传统的家长学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和家长讲述分离焦虑的类型、原因、缓解方法等。但是,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可能之前对幼儿的分离焦虑已?有了很多的了解与研究,之所以担心与焦虑,是因为内心对未知事件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辩题:幼儿开学时,有分离焦虑正常吗?让家长分别站在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有时候孩子入园焦虑是正常的,为什么?有时候孩子入园焦虑不正常,为什么?当然,教师在辩论后,进行全面总结与梳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家长准备辩论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加强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换。类似的辩论话题还可以有“是陪伴重要还是挣钱重要”“孩子交不到朋友,是家庭的问题还是幼儿园的问题”等。

  2.情境式问题研讨的家长学校活动

  问题情景式的研讨活动也是促进家园双方平等沟通的新途径。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家园双方不信任、家园沟通渠道不畅通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描述一个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案例。然后让家长分为两组分别讨论:面对上述案例,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是教师,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在这种情境式的研讨活动中,教师通过聚焦一个问题情境,让家长在讨论中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教师群体在家园沟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及深层次的缘由;同时在分享中,教师也会更加理解家长的想法与感受。

  3.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家长学校活动

  孩子是联结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所有的家长学校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也都指向幼儿的发展。因此,有时候家长学校活动中让孩子自然融入和参与,搭建平台让亲子在共同对话中解决问题,活动效果会更好。如:我们在前期的班级活动中发现孩子们虽然很爱自己的父母,但有时候也对父母很不满意,问题集中最多的是:孩子觉得每天早上父母一直叫自己起床,可是自己还不想起,特别烦。针对这一具体问题,教师邀请了10名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活动开始,教师让家长与孩子各自发表意见,家长说一说“当早晨叫孩子起床时,孩子总是不起床,内心是什么感受?”孩子说一说“当父母一直叫起床,可是自己还不想起床时,内心是什么感受?”接着,教师让家长和孩子换位思考,家长想一想“孩子总是不愿意起床,他们是怎么想的?”孩子想一想“父母一直叫起床,他们是怎么想的?”最后,让每一对亲子针对这个问题,共同制定改变的方案。在这样一个将班级教育活动和家长学校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中,问题情境中的家长和幼儿通过换位思考、共同协商的方法真实地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亲子关系,丰富了家长解决亲子交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敏感识别把握关键问题,该进则进

  (一)观念引领,让家长学校活动,有正确方向

  在构建融合共育的家园关系时,要避免走入“唯家长是从”的误区。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发挥家长的主体地位”不等于“完全跟着家长走”。教师要坚持专业教育者的立场,当家长在发挥主体地位一些观念上、认识上的根本问题时,教师要能敏感地识别,及时提出与澄清问题。教师在家长学校开展的过程中依然要坚持教育者的专业性,该进则进。

  如:在关于亲子阅读的家长沙龙活动中,某家长在经验分享的时候提出:有一些绘本是没有字的,我们家在给孩子进行绘本讲述前要先对好台词,否则爸爸讲的故事是一个版本,奶奶讲的故事是一个版本,我讲的故事又是另一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故事就要“打架”了。事实上,这位家长说的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统一无字绘本故事内容后再给幼儿讲述,反映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误解。他们认为亲子阅读仅仅是给孩子讲一个“准确”的故事,而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并且可以很明显看出,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孩子可能处于被动听故事的位置,家长在绘本阅读中忽视了幼儿自身对图书的理解与认识,亲子沟通与交流不足。面对家长上述的经验分享,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让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影响班级中其他幼儿家长。这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家长思考这种亲子阅读方式的适宜性及其背后反映的教育观念问题,帮助家长理清基本的观念问题。

  (二)整体设计,让家长在家长学校活动中有所收获

  融合共育的家园关系要求教师在家长学校活动中更多地给予家长表达和沟通的机会。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进入另一个误区,即在家长学校中,每位家长都畅所欲言,大家各说各的,一场活动下来场面很热闹,家长发言很积极,但是话题不聚焦,问题困惑未解决。因此,教师在平等互助的家园关系中,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家长学校活动的整体设计与组织,尤其是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当家长探讨的话题出现偏移时能及时地拉回主题;当家长说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想法和思考时,能及时地总结梳理,及时地提炼与回应。只有这样该进则进,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学校活动才能真正让家长在其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