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园长 权威发布 联盟速递 月工作重点 大型活动 教研活动 教学主任 后勤主任 下载中心 yojo大家庭 标准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工作 » 幼儿园开学前,小班老师如何做新生家访?
幼儿园开学前,小班老师如何做新生家访?
时间:2024-08-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送走毕业班的孩子,不少老师又将迎来新小班的“豆包”们。幼儿园开学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家访,已经摆在各位老师的面前。

  家访是与家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更是联系家校之间的桥梁。好的沟通不仅能让老师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还能为家园共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家访应该如何做呢?小编为您来支招!

  一、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宋立慧说:“家访是学生、家长与老师互动最好的一种方式。”那么,老师在进行家访时,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01提前确定行程

  老师要提前和家长约好家访的时间,切莫做“不速之客”。出发前要再次打电话确认,让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规划好交通与路线,尽量不要迟到。此外,访谈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02衣着得体

  家访时,老师要衣着整洁、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很重视这次家访,自然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尊重,为成功家访奠定基础。

  03准备材料

  出发前,老师要带上笔、幼儿基本情况登记表、幼儿家访记录表等,另外,自备鞋套和给孩子准备小礼物绝对是“加分项”。

  04准备家访提纲

  为了保证家访的效果,老师不妨提前列出要了解的问题,做到有条不紊,这对新手老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孩子的小名叫什么?

  孩子是否挑食?能自己独立吃饭吗?

  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有没有疾病史?

  晚上一般几点睡觉?有午休的习惯吗?

  会自己上厕所、穿衣服吗?

  在家主要是谁带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样的?

  ……

  二、家访中的沟通事项

  有些幼师表示,每次家访时不知道该和家长们说什么,家访到最后反而像是家长对老师的“采访”。其实进行好的互动并不难,老师不妨这样做:

  01与孩子互动交流

  进行简单的寒暄之后,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直接询问你需要的信息,而是去观察孩子,并与孩子进行游戏,通过互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而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

  观察内容

  1.观察孩子,对其身体发育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观察孩子走路、跑动的情况,初步判断孩子的运动发展水平。

  3.与孩子进行简短的交流,问问孩子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感受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

  4.观察孩子对父母指令的执行情况,判断他们的亲子关系、预估孩子的性格特征等。那些对父母的指令显得很“叛逆”的孩子,需要额外注意。

  02询问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

  问候完孩子,老师就可以向家长收集信息了。家访时,一般可由两个带班老师一起进行,当主班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配班老师可接着陪孩子玩耍。

  与家长沟通时,老师先询问孩子的一些基础、客观的信息,如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并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以便后期针对孩子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

  这一步没什么技巧,保持自然、多微笑即可。不过要记住,关于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有些家长会在回答中添加主观色彩,要注意甄别。

  03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接下来,老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张,取得家长的认同,并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后的家园共育工作更加顺畅。

  04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

  面临孩子第一次入园,很多家长或多或少也会出现一些分离焦虑。家访时,老师可以提供幼儿园的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孩子在园的情况,告诉家长老师会在这方面重点给予关心和帮助,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

  此外,老师还可以与家长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园前的相应准备,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接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儿园生活。

  三、家访后的总结分析

  家访结束并不意味着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需要对家访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发展水平、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根据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制定专门的家长工作方案。

  经验分享

  1.根据家长的职业情况,拟定家委会初步人选,全职妈妈、有特殊技能的家长等会更合适.

  2.从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未来在家长工作中应该采取的态度。如内向型的家长,老师应主动多反映孩子的情况,对于宠溺型的家长,沟通时应该更加委婉。

  3. 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的,今后家园沟通时需多从生活细节角度出发,以具体事例带出教育观念;孩子主要由高学历父母带的,今后交流时应先认可对方的观点,再让对方明白自己更专业、更有经验,从而实现平等交流。

标准平台 点击进入 产品中心 点击进入 学习平台 点击进入 代理专区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