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激趣法
小班幼儿对老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感,他们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故事激趣法是老师因势利导地将美术活动的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画故事中的主要内容,从而激起幼儿画画的兴趣。运用这种方法,幼儿能够由故事情节引发各种想象,产生画画的冲动,在强烈的兴趣支配下,积极参加美术活动。将讲故事这个环节安排在老师示范的过程中,幼儿既能根据老师的语言及时展开联想,又能在想象的过程中观察老师作画,不知不觉中获得线条、色彩、构图等知识与方法。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游戏激趣法
掌握一定的画画技能是孩子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小班幼儿年龄小,单纯地学习画画技能是很枯燥的。游戏激趣法是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一定的情景下,一边玩一边学习画画,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学习画画技能,避免因枯燥而生厌烦、害怕画画的现象发生。如在练习横线和粗线时,教师说:“小兔搬了新家,还没有篱笆,大灰狼老在门口捣乱,我们来帮小兔子的家画上篱笆吧。”幼儿很快投入为小兔子建立篱笆的游戏中,画出大大小小的横线、竖线。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儿歌或歌曲把一些画画术语转换成幼儿熟悉的语言。
三、创作激趣法
小班幼儿对新接触的事物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试着自己做的愿望。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通常是教师示范画,幼儿照着画,当幼儿画出的画与教师画出的画不一样时,教师往往会对幼儿批评、指正,这样会容易扼杀幼儿的创作欲望,从而使他们失去创作的兴趣。因此,创作激趣法是教师以接纳、包容的态度,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意愿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画画,从而形成画画兴趣的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对幼儿的这种创作性行为给予肯定,并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画画的目的及其表达的愿望,及时给予鼓励,能使幼儿形成一种“我很能干”“我也会创作”的主体意识。例如,在教幼儿画圆形物体时,可以请小朋友看着黑板上的圆圈,想一想:什么东西是圆的?吃香蕉时可以让幼儿想象香蕉像什么,幼儿会想象成小船、眉毛、小妹妹的辫子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验美术作品的乐趣,逐步形成画画的兴趣。
四、环境激趣法
幼儿画画创作需要一定的氛围,若缺乏艺术氛围,人通常很难有灵感。环境激趣法是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感染下直接投入画画活动,保持对画画浓厚兴趣的方法。在小班运用这一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如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提供画笔、纸、橡皮泥、废旧物品等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随时可以画、贴、捏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充满兴趣地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当然,也可通过自然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五、赏析激趣法
赏析激趣法是通过引导幼儿观赏,让幼儿分析别人与自己的作品,从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肯定,获得成功、愉快的感受,从而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方法。
小班的孩子大多喜欢涂涂画画、撕撕贴贴,但一旦正式开展活动,他们往往信心不足、热情不高,不敢轻易动笔。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先让幼儿画一些自己熟悉又感兴趣的事物。若小班幼儿对中大班幼儿的画也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拿一些中大班小朋友的作品,供小班幼儿欣赏,激发他们画画的兴趣。
小班幼儿对事物的反应是单纯而直接的,他们的思想情感天真朴实,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情趣,他们的想象不受任何约束。教师应及时鼓励,让幼儿知道他们的作品是被接受和肯定的。在这样的鼓励下,幼儿才会体验到成功感,并对画画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给幼儿美术活动以正确的引导,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绘画活动中发展更好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小画家”,但每个“小画家”都离不开好的教育,离不开善诱善导的老师。激发孩子吧,让他们真正爱上画画!